分手(第3/8頁)

  何七剛走,又來了紫霞青桐舞蘭一幫子人,嚷嚷說湊了份子,要請楚言和冰玉,好好慶賀慶賀。

  楚言連忙賠笑:“好姐姐,你們的心意我們領了。聖旨沒下,什麽都還沒準呢。這會子鬧起來,知道的說姐姐們同我好,不知道的怕不笑話我們孟浪,才得了風就下雨,骨頭也忒輕了些。”

  紫霞啐道:“太後的話,怎會沒準?不過就差寫幾個字的工夫。旨意下來,兩位姑娘就得出宮回娘家準備婚事,再見面就是主子奴才。我們的筋骨值幾兩?能與十三阿哥福晉平郡王福晉對飲?這會兒推三阻四,可見往日的交情都是假的了。”

  無奈,楚言冰玉只得由著她們拉了,去受那番戲謔熱鬧。

  冰玉的婚事,太後說了就算。卻是因了草原上那個約定,楚言的婚姻非得通過了康熙不可。康熙沒表示反對,卻推說等從塞外回來再定。

  宮裏有一半的人暗地裏議論著,皇上不贊成這門婚事?或者是鐵了心要拿楚言去和親?不論如何,皇上不下聖旨,這十三福晉的人選就還是個變數。

  最不受影響的,反倒是楚言和太後。楚言並沒感覺太意外,反而悄悄松了口氣。

  夏秋兩季不是操辦婚事的好時候,天氣炎熱,皇上又要出巡,大半時間不在京城。十三阿哥是得寵的皇子,每年都要伴駕,也是不得閑。皇阿哥一輩子,結發的嫡福晉也就一位,不能草草完事,更不能把新娘子擡過門扔下不管。還是按照塞外的習俗,等天氣涼下來再舉行婚禮。楚言和冰玉的家在南方,與其讓她們到親戚家住上半年,倒不如留在慈寧宮裏。皇上答應過的話是不會反悔的,太後從來沒把那個“四年之約”當回事,也不覺得皇上的拖延會是個問題。

  正好十三阿哥又被派了幾件差事,太後把他叫來勸慰一番,讓他好好幹出點名堂,也好向皇上討恩典,也好叫楚言臉上有光。

  這樣一來,十三阿哥來慈寧宮的時候反而比從前少了,不過既然關系都已經挑明,又得了太後的支持,也不怕落個私相授受,書簡往來倒是頻繁。若是二三天不能露面,十三阿哥必會寫來一封短信,告知自己在忙什麽,京城裏出了什麽趣事,他府裏有個比雞毛蒜皮大點兒的事兒,也要問問她的意見。楚言短而又短的回柬並不能挫敗十三阿哥敘述的熱情。

  太後和冰玉她們初時對這些“情書”十分感興趣,想方設法要知道寫了些什麽,等楚言大大方方給她們看了幾封,都是大失所望。想不到玉樹臨風文武雙全的皇十三阿哥竟是這麽個啰啰嗦嗦婆婆媽媽的脾氣。

  敲定婚事,德妃對她更加親近和器重,楚言借機求了一個很大的情,完成了采萱的心願。先是讓康熙見到了采萱的水彩畫像,繼而是真人。采萱年紀雖然略大了些,相貌美麗出眾,氣質文雅端莊,既有成熟女性的風采,又保留著少女的天真嬌羞。康熙的收藏品裏大概還沒有這樣的,采萱的祖父和父親官職並不低,加上德妃的美言幫襯,采萱順利地封了個貴人。

  楚言去探望采萱,不意遇上和嬪。美貌的和嬪仍舊是最得聖寵的。也許因為楚言曾經在她最失意最傷心的時候送去一點慰問,也許因為她的周圍實在缺少年紀相仿的可以當做朋友的人,和嬪一直對她特別友善,不象年長的妃子那樣賞賜籠絡,只是見面時點頭微笑,偶爾幾句平淡的問候交流,卻特別真誠溫和。楚言對她極有好感,特地求了德妃,把采萱的住處安排在和嬪近處,希望她們兩個在未來漫長的寂寞裏能夠互相做個伴。

  和嬪和采萱顯然也都意識到,在這個宮廷裏,一群年長色衰心機深沉的嬪妃中,遇到一個年紀身份相似少求寡欲的同伴有多麽不容易。她們漸漸攀談起來,楚言放下心,借機告辭。

  她仍舊不能理解采萱的決定,就算已經對生活不抱任何幻想,換作她,寧願出宮找一個清靜安全的尼姑庵出家,青燈古佛了此一生,也比留在這個腐朽發黴的後宮強。不過,換一個人在她的位子,對很多事也會有不同的選擇和決定吧。生命的軌跡,其實是一個人一次又一次選擇的累積,既然是自己做出的選擇,沒什麽可抱怨,也沒什麽可不甘的了。

  “佟姑娘。”一聲清脆而又怯怯的呼喚打斷了楚言對人生的思考。

  認出來是方才站在和嬪身邊的一個宮女,楚言微笑:“可是和主子有什麽吩咐?”

  “不是。我叫玉梨,從前在和主子身邊,前一陣子已經調去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