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第2/7頁)

  楚言趁機偷懶,停下來,認真欣賞這僅此一回的合唱,要是能錄下來,做成CD多好啊!帶回現代,興許能拍個天價!

  “好!好!”康熙拍手稱贊:“豪邁!大氣!真真難得的好歌!”

  太子和大阿哥也是贊口不絕。

  “沒想到,宮裏還有佟丫頭這樣的巾幗英雄,絕代才女!又善詩文又會作曲。”太子滿臉含笑,對康熙贊道。

  “這歌,不是奴婢做的,是聽來的。”和《沁園春•雪》一樣,這種天才的作品,氣勢磅礴,渾然天成,哪裏是她冒領得起的!

  “怎麽?又是你從家裏偷跑出來,在街上聽來的?”康熙挑挑眉,打趣道。

  這個?康熙的記性也太好了吧!楚言尷尬地笑笑,不知這次該怎麽搪塞過去。

  可愛的十四阿哥又跳出來為她解圍,笑著說:“方才,八哥問她這歌是哪裏聽來的。她撇了撇嘴,答說:我們江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出一兩首歌,有什麽了不起!”刻意模仿,把楚言帶著南方甜糯口音,又有點自大的語氣學了個十成十,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楚言也跟著一笑,目光卻悄悄地在康熙和幾位皇子身上轉來轉去。她一直奇怪,幾位阿哥說話時為什麽都喜歡挑眉,今天才找到出處,只不知是遺傳的作用,還是後天熏陶或者自己學樣,忍不住想要看看他們每個人和康熙有多像。

  她這點小動作,那裏瞞得過康熙,又被抓了個正著。

  康熙盯著她笑問:“在看什麽?”

  楚言老實說道:“奴婢想看看,哪一位阿哥最像皇上。”

  “哦?誰最像朕?”康熙感興趣地問。

  不但幾位阿哥,就連太子也正了容望向她,好像這個答案關系重大。

  楚言目不斜視,如實答道:“依奴婢看,幾位阿哥都像皇上,又都不全像。單論五官,十三阿哥像得多一些。”這大概也是十三阿哥得寵的一個原因吧。

  康熙好像很有興趣,追問:“五官以外,又是誰像朕多一點呢?”

  楚言哪裏還敢比下去,連忙甩出一頂高帽:“要論功業,誰能同皇上比,要論才幹,阿哥們自然都是好的,卻比不得皇上全面,要說性情,奴婢無從比起,說不出來。”

  “好一張巧嘴!”康熙大笑,突然問:“曹丫頭怎麽不在?你們沒叫上她一起?”掃過幾位阿哥的目光有些高深莫測。

  四阿哥笑道:“兒臣從萬善殿出來,聽見海面上傳來唱歌,尋聲而去,才遇上弟弟們。”

  八阿哥也笑著回道:“兒臣和十弟十四弟從紫光閣出來,在北海岸邊,碰巧見到十三弟和楚言泛舟高歌。”

  七雙眼睛開始在十三阿哥和楚言身上打轉,狐疑猜測,好像他們倆要私奔似的。

  楚言連忙撇清:“奴婢和十三爺也是在北海岸邊碰巧遇上的。”

  “是這樣。”十三阿哥不慌不忙,滿臉是笑,回答說:“兒臣見難得一個好天,又不熱,就想四處走走,走累了坐下剛想歇歇,就聽見有人在對著北海大喊,煩死了,誰來救我。就這麽遇上了她!”

  其他的人原都不知道這麽一段,不由都笑起來,倒是不再猜疑他倆有什麽私情。

  “有誰煩你了?”康熙好笑地問:“氣成這樣!”

  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猜到原委,卻不好替她說。

  “還不是——”十阿哥剛想說出來,就被八阿哥一拉,下面的話被咽了回去。

  楚言低著頭,暗暗埋怨十三阿哥,腦子急轉,想著說辭。

  康熙挑挑眉,有些奇怪:“怎麽回事?”

  太子的眼光掃過八阿哥十阿哥,看了一眼四阿哥,笑著說:“兒臣聽太子妃說,四弟對這丫頭管的挺嚴,叫她每日臨帖,大概是交不出功課,所以心煩。”

  “是這麽回事兒麽?”康熙盯著她,目光雖然溫和,卻帶了些壓力。

  不知太子知道多少,又出於什麽目的把四阿哥攪進來,不過總比真說出綠珠來要好。楚言連忙垂首答道:“是也不全是!皇上可知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

  “哦?敢情你是在作詩?倒是十三阿哥的不是,打斷了你的詩興!”康熙取笑說,又問:“四阿哥對你太嚴厲?為什麽逼你臨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