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 第十三章 如有王者(第5/5頁)

我恭敬道:“啟稟陛下,微臣忽然想起則天時,年逾古稀的荊州大都督長史張柬之由狄仁傑與姚崇推薦,不數日便一躍而成宰相的事。後張柬之果然擁立太子李顯登位,恢復李唐神器。吳珦也是從荊州長史的任上調入京中,若當真任為司政,豈不是又添一樁佳話?只不知這吳珦是何人所薦?”

高曜笑道:“竟有此事?當真是巧了。前兩日蕭太傅病了,朕去看望。病榻前朕問蕭太傅,何人能為相,太傅便向朕推薦了這個吳珦。橫豎也沒有合宜的人選,便調這個吳珦來京瞧一瞧。”

蕭太傅曾是愨惠皇太子的太子太傅,也是高曜的啟蒙老師,甚得高曜的敬重。我笑道:“蕭太傅所薦的人,自然是好的。”

高曜笑道:“這些日子為了白司政私放女囚的事,新平郡侯府的門檻都要被踩斷了吧。”

我欠身道:“微臣惶恐。”

高曜道:“依你看,究竟誰可坐這個司政之位?”

我忙道:“微臣久不在朝中,對朝臣們知之甚少,拜相這樣的大事,微臣不敢擅言。”

高曜嘆道:“正因你久不在朝中,說出來的話才算公允。這些年文臣拉幫結派,武將推諉耍賴,整日你彈我我彈你,不得安寧,遠不如父皇當年南征北戰之時齊心了。當年父皇隨便提拔一個中書舍人到相位,也安定了這麽幾年,到了朕的手中,竟挑不出一個領袖群臣的人物。當真是朕無能了。”

鹹平二十年,白子琪便是由中書舍人一躍而成百官之首的。我寬慰道:“恕微臣直言,先帝南征北戰之時,朝臣們也不是齊心的。鹹平十三年先帝北伐時,夷思皇後監國,當時多少上書,一諫君王好戰,二諫牝雞司晨,還有人在天象災異上做文章的。若說齊心,也是眾人看見北燕亡國以後,覺得有望一統,這才齊心。欲令百心如一心,即使是帝王,也是一件極難的事情。”

高曜道:“‘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47],這也是常情。朕若是能像父皇這樣神武,也就不會為臣下的黨爭而煩惱了。”

我微笑道:“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陛下富於春秋,不可操之過急。”

高曜嘆道:“古人雲:‘背本逐末,以陷浮華焉,以成朋黨焉;浮華則有虛偽之累,朋黨則有彼此之患。’[48]看似微不足道,其實亡國之道便在其中,朕怎能不急?小時候你便是這樣教朕的,還記得麽?”

我慨然道:“微臣自鹹平十三年,便不再是陛下的侍讀了,十數年前的事,陛下竟還記得。”

高曜望著我的眼睛,一字一字道:“朕說過,玉機的話,朕永志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