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第3/3頁)

他被這眼底的璀璨和笑容觸動,心中有個角落驀然回甘:“心有靈犀吧。”

謝令鳶傻了:“…………”

震驚,超凡脫俗的紅塵外人,竟然學會了調情?雖然還很嫩,然而純得別有一番風情……

她移開目光,心底卻似有羽毛輕撓,一點點的甘甜。

狼藉的南郊已被清理一空,祭壇前復歸清明,端莊肅穆俯視人間。在天壇前經歷了一場兵亂,自然要向帝天告罪。在太常寺的奏樂中,何容琛重新燃了香,插在香案裏,手執芴板長揖而拜:“代天下萬民,恭謝神明相佑,願我中原從此海晏河清,盛世長平,不犯災兵。”

謝令鳶盯向燎爐,天火倏然盛大,仿佛是神明對太後祈福的回應,驀然照亮了雨中眾人!

有人忍不住驚呼起來,低聲喃喃:“神跡……”

“天火顯靈了!”

可不是神跡麽?從先前剿滅叛軍的驚雷,到此刻祈福蒼生的天火,這是神明的旨意啊!

謝令鳶收回星力,隨著何容琛俯身大拜禮。所有士兵禁衛,以及文武大臣,宮中內侍,上萬人一並跪在了圜丘之前,跪這一刻神明顯跡,險象環生地保住了社稷穩定。

他們想,這真是晉國開國百年來,最盛大又最熱烈的一次祭禮了。

經歷一天一夜,風雨雷電,刀劍血泊,人心向背。終於復歸太平。

祭天祈福,隨後何容琛便下令,稍作休息後啟程回宮。南郊有兩處不大的行宮,是太常寺與禮部常做修整的地方,正合適大臣們用以避雨。

折騰了一日一夜,此刻寅時將至,黎明欲出。

韋無默來的時候,沒來得及更衣,依然穿著松花綠的女官襦裙,卻背了個行囊,緊緊纏繞在身上。進祭殿內避雨後,她將行囊打開。

裏面包裹幾層之下,是一個三尺見方的酸枝木匣子。

謝令鳶一眼就認出了那個匣子。是她在韋無默的識海中見過的,宋逸修走前留下的木匣。但他囑咐說是在何容琛臨終前轉交,不知韋無默為何此時就拿了出來。

“我實在怕的緊。”韋無默輕嘆口氣,不知是對泉下的宋逸修告罪,還是對何容琛解釋。

尤其是昨日兵亂,她被深困內宮,與太後兩地相隔,她太害怕完不成他的遺托。在宮裏時她強作鎮定,心裏想的卻是,倘若這次活下來,太後也活著,那她一定不能再錯失時候。

她以前總不肯聽太後的話出宮嫁人,明明不喜歡這樣壓抑的宮廷,卻執著留在這裏,為的不過就是這樣一天。

“今天這樣的兵亂,好在平定了。我很怕……以後還會不會有其他的險阻,會不會有如今日這樣的分離。更不能保證以後,您彌留時,我能否恰好在身邊,我不敢辜負,只能當下先將先生的遺物轉交。”

何容琛伸出手,打開那個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