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立秋(6)(第3/3頁)

皇帝緩緩搖頭,眉心也緊鎖了起來。

太皇太後明白了,總逃不過小兒女間的那點子事兒。她知道皇帝不好開口,於是便給米嬤嬤遞眼色,把殿裏的人全遣了出去。這回只剩祖孫兩個了,太皇太後道:“說罷,有什麽苦悶,皇祖母給你參詳參詳。”

皇帝悶了老半天,原還覺得能忍受,可見了太皇太後,他心裏的委屈就膨脹得裝不下了,最後幾乎有些絕望地說:“皇祖母,嚶鳴不喜歡我。”

太皇太後還在數佛珠,聽他抽冷子蹦出這麽一句話來,連手上的動作都忘了,“皇帝才剛……說什麽?”

其實讓太皇太後驚訝的並不是嚶鳴又惹毛了皇帝,而是皇帝說這話時的那種語氣。老太太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她禦極多年的孫子,竟也有來她這裏告狀的一天,那種幽怨又無奈的控訴,立刻叫太皇太後心疼起來。

“好好的,怎麽說起這個來了?她對你很是在意,我和你額涅都看著的,哪來不喜歡你一說?”太皇太後見他愈發低落,忙道,“你別急,你是爺們兒家,姑娘的心事你未必知道。況且嚶鳴心大,興許是你誤會了她,你自己滿心不舒坦,她那頭倒和沒事兒人似的呢。”

皇帝說不,“您和皇額涅都被她騙了,她心裏從沒忘記過海銀台,進宮也是身不由己。朕如今想想,自己成了什麽人了,堂堂的一國之君竟要欺男霸女,壞人家的姻緣!所以今兒來求皇祖母,既然她的心不在朕身上,就放她出宮,讓她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去吧。”

太皇太後愕了半天,對皇帝的改變驚詫不已。他以前是什麽脾氣呢,打小兒唯我獨尊,天底下沒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東西。小時候和自己的兄弟搶彈弓,自己不要,情願毀了也不便宜別人。如今可好,動了成全的心思,這是哪兒不對勁兒了,還是遇上了克星,性情大變了?

太皇太後沉重嘆了口氣,“你要是打定了主意放她出去,我自有法子。可是她在宮裏還惦記著旁的人,這件事沒這麽容易翻篇兒。帝王家的臉面豈容她糟踐,她是為什麽進來的,我明裏暗裏和她說了多少回,不信她自個兒不知道。我原當她是個穩當人兒,現在看來是高看她了。女人守婦道,不光宮裏有這個規矩,就是上外頭去,也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她要出宮也成,想豎著出去是不成了,橫著出去倒是個方兒。”

太皇太後語氣嚴厲,皇帝本以為她疼愛那個二五眼,總不會過於難為她,結果老太太是這個態度,倒叫皇帝措手不及。

這是要發還屍首嗎?宮廷原就是個不拿人命當回事的地方,表面看著花團錦簇,其實花下白骨累累。皇帝自小生長在帝王家,那些為成就大局被放棄的生命,從記事起就屢見不鮮。只不過後來朝政日漸安穩,他也隨即親政,後宮再沒出過人命官司,死亡的陰影全被搬到了前朝。太皇太後第一維護的,永遠是社稷和皇帝,至於其他,在她眼裏通通不重要。

皇帝蹙著眉,猶豫了下道:“朕沒想讓她死。”

“她折辱了你,損了你的臉面,怎麽不該死?”太皇太後寒聲道,“既進了宮,哪能容她全身而退?她可是做了什麽丟人的事兒,叫你拿了現形兒?若當真如此,用不著等明天,今兒夜裏就處置了她。”

皇帝一急,站了起來,“孫兒只是想起她的舊事,心裏不大自在罷了,並沒有拿住什麽把柄。”

太皇太後這才長長哦了聲,“倒唬我一跳!你瞧瞧,為你的耿耿於懷,險些傷了她的性命。皇帝,過去的事兒已經過去了,她人都在你跟前了,你怕什麽?如今烏梁海舊部已遵納辛的令兒調遣起來,咱們不能不念著鄂奇裏氏的忠心。你呢,和皇祖母交個底,心裏頭究竟喜歡不喜歡嚶鳴?”

皇帝的臉上起了一層可疑的紅暈,但堅決不松口,“朕躬關乎國體,一切當以國體為重。”

太皇太後笑起來,“乾始賴乎坤成,你要是不反對,我明兒就召見幾位大學士,讓他們兩日之內把詔書擬出來。七月初六是上上大吉的好日子,就選在那天頒布立後詔書,你看如何?”

今兒是六月二十二,下月初六……

“今年……可閏六月?”皇帝沉默良久,有些尷尬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