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立秋(6)(第2/3頁)

他倉促地往前邁了一步,自覺不妥,便駐足笑了笑,“姑娘今兒怎麽上這裏來了?”

嚶鳴聽他如今改口稱她姑娘,心裏不免有些悵惘。但那悵惘很快又不見了,只是慶幸他一切安好,就沒有什麽缺憾了。

她欠身向他行了一禮,說:“我奉皇上之命,上敬思殿裏取本書。本想找管事的領我去的,可來了這半天,也沒見著人影兒。”

海銀台聽了吩咐底下人去找,一面讓她稍待,“想是工料不夠,他上西華門外清點去了。我打發人去叫他,過會子就來了。”

嚶鳴道好,安然站在那裏等候,海銀台因手上活計不能撂下,也不得不留下繼續施派。只是兩人之後再沒有說過話,忌諱太多了,誰也不知道哪裏藏著第三只眼睛。嚶鳴本想和他提一提核舟丟失的事兒,但又怕皇帝正等著這個,唯有作罷。從此見了,也不過如此了吧,至多小心翼翼瞧一眼,連視線都不敢多作停留。

可即便接下來毫無交流,在皇帝看來也萬分刺眼。

夕陽穿透他的紗袍,肩上團龍也有種似哭似笑的味道。德祿一直留意萬歲爺一舉一動,知道他雖不言聲,心裏必定已經翻江倒海了。處在這種關頭的男女,最見不得心愛的人和舊情人見面。德祿其實也不大明白,既然知道自己會不高興,又何苦巴巴兒跑到這裏來給自己添堵呢。

他朝上覷了覷,“主子爺您看,姑娘守禮得很,她沒和海大人打情罵俏。”

結果這個字眼皇帝覺得不中聽,冷冷瞥了他一眼,嚇得德祿趕緊捂住了嘴。

守禮得很?他離得再遠,也能感受到他們相見時的溫情脈脈。她仰臉看海銀台,那種眯眼淺笑的樣子,從來就吝於給他。驗證彼此有沒有情,不需要靠言語表達,明明一個眼神就夠了。皇帝心頭慘然,不肯承認自己先喜歡上了這個白眼狼,喃喃自解著:“朕是因為她要當朕的皇後,才多番留意她……”

只是他都認命了,她好像還沒有。雖然在德祿看來,嚶姑娘和海大人寒暄兩句,僅僅是出於禮貌,皇帝心裏卻依舊不痛快且煎熬著,他想也許無可挽回地,該放那個不喜歡他的女人出宮了。

決然轉身,皇帝負手往回走,邊走邊道:“海銀台的雕工不錯,還喜歡擺弄這些小玩意兒。在橄欖核上雕船,不能凸顯我大英登峰造極的匠人手藝,回頭你給朕送一枚棗核過欽工處,他既然喜歡雕,就讓他在那枚棗核上雕十八羅漢,朕要拿它當國禮,賞賜安南國君。”

棗核上雕十八羅漢,萬歲爺整治人的手段又上了一層。德祿忙道嗻,“主子爺這會子是回養心殿,還是回乾清宮?”

皇帝沒有搭理他,返程的路線也不是來時的路線,沿著金水河一路向北,拐進了長康右門。

這是要上慈寧宮去麽?德祿惴惴地想,這會子上慈寧宮,想是要和太皇太後談論此事吧!他不敢多嘴,只好亦步亦趨跟著,從萬歲爺匆匆的步履裏,也品咂出了一點失望的味道。

米嬤嬤見皇帝出現,忙率眾人迎駕,笑道:“萬歲爺怎麽這會子來了?老佛爺在小佛堂禮佛呢,您只怕要稍等片刻了。”

皇帝說無妨,大步流星進了東次間。進去後就在南炕上坐了下來,也不理人,就那麽一動不動,像石刻的雕像一般。

米嬤嬤不明所以,轉頭打量德祿。德祿不好說什麽,搖了搖頭,進門默然侍立在了一旁。

鵲印送茶來,到了門前被米嬤嬤接過來,自己送了進去。一面向上呈敬,一面笑問:“萬歲爺一個人來的?嚶姑娘沒跟著伺候?”

皇帝充耳不聞,提起那個二五眼,按在膝頭的手便緊緊握了起來。

如果現在發恩旨讓她出宮,她會有什麽反應?是猶豫不去,還是歡天喜地?他主宰朝堂這麽多年,臣工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得透,唯獨看不透她。那個小小的橄欖核還在他袖子裏藏著,他恨到極處想把這暗通款曲的贓物掏出來,交太皇太後過目,可再一琢磨似有不妥,只好怏怏收回了手。

好好的心情,全被攪合了。他失落地捶打著膝頭,想起他們相視而笑的樣子,心裏油煎一樣。遇上了這種事兒,他無處可以訴說,似乎只有老祖母這裏能讓他緩緩神了。

太皇太後從小佛堂出來,帶了一身檀香的氣味。因米嬤嬤事先和她說了皇帝的反常,她瞧他也愈發覺得他有些郁郁寡歡。怎麽的呢,是為朝政還是為其他俗務?太皇太後雖是祖母,也不好直接問他,便東拉西扯說些笑談,饒了一大圈,才最終點到七寸上。

“我早說過了,不要你夜裏來請安,今兒這是怎麽了?”

皇帝不說話,低著頭,臉上神情黯淡。

太皇太後有些急,看了米嬤嬤一眼,復又問:“皇帝,可是朝政上遇著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