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

說話的是首輔溫體仁。

此刻的老溫神情肅穆,剛才還在帶頭反對建祠的他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臣附議!”

“首輔之言有理,英烈祠應當即刻修建!”

“此事臣無異議!”

“臣贊同首輔所言!”

一時之間,剛剛還在反對立祠的眾臣紛紛表態支持崇禎的決定。眾人瞬間都已明白,只有英烈祠建起後,自己才有享祭的機會,不建祠難道讓朝廷去你家祖墳上祭祀不成?

至於是和那群粗鄙之人同在祠中,權當是文臣手下的護衛好了。

對於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對青史留名的執著追求,後世很多人表示理解不了,認為所謂的名聲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遠遠不如金錢美女實惠。

但實際上只要你人生經歷越豐富,對歷史知道的越多,你就會發現,如果你的祖先是一個名人,那你的境遇和心氣完全不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如果你遇到一位姓範的人,哪怕是路人,對方自稱是被譽為千古文人楷模的範仲淹的後代,大部分人心中肯定會肅然起敬;那是不由自主的敬意,是對那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情懷的尊敬。

若是你的先人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相信你在眾人面前會絕口不提。人自宋後恥姓秦,這便是最好的證明。

入英烈祠祭祀雖然達不到範仲淹那種高度,但比老死之後埋在祖墳要榮耀無數倍。就比如後世,你願意死後自己買墓地還是願意葬在八寶山各命公墓?

崇禎笑眯眯的看著群臣,開口問道:“適才眾卿還在極力反對此事,現下為何又改了主意?這是何原因呢?”

溫體仁義正辭嚴的開口道:“老臣細細想來,聖上適才所言甚是有理!不能讓為國捐軀的忠義之士魂魄無處安放!更不能使其身後無人祭奠!聖上之言使老臣為之動容,故臣改弦更張,支持聖上之決定!”

溫體仁最想身後能進入祠中,並且他認為在群臣中,他是最有把握的一個。

他已經看明白了,入祠的關鍵就是皇帝,皇帝的贊成和反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自己已經年過六旬,還不知在首輔的位子上能坐多久,英烈祠開建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完工的。選址、造價、形制、材料、人手等都要商討後才能動工,誰知道何時建完?要是沒建完自己的首輔不幹了怎麽辦?趁著皇帝信任自己,得趕緊促成此事,盡量爭取入祠的資格和機會。

至於謚號的話,自己雖當不得文正,但憑著對皇帝的忠心耿耿,文忠二字總該當得吧?

謚號是朝廷對重臣一生的蓋棺論定,溫體仁已經想不起來,已經有多少年沒聽到有文臣得謚了,要是自己有個相稱的謚號,子孫後代該是多麽的自豪啊。

劉宇亮奏道:“文武之配方能相得益彰,也更能彰顯英烈祠教化世人,為後世師表之功效!聖上此策甚佳,老臣萬分贊同!”

崇禎伸手止住正要慷慨激昂發表看法的群臣,正色道:“既然眾卿都已同意,那工部擇日著手選址,一切準備就緒後開工興建,所需錢糧朕自內帑給與!稍後內閣行文曉諭天下,以此激勵官民之心!”

溫體仁和工部尚書範景文施禮接旨。

英烈祠一事終於定了下來,雖說中間文臣們從中阻撓,但結局卻是更加完美。

自陜西流賊紛起後,被流賊攻破的州縣官員,幾乎全部選擇了闔家與城俱亡。這份悲壯雖有無奈的成分,但也充分體現了這個時代大多數文人士大夫的骨氣,不管他活著時是不是貪官,但關鍵時刻還是選擇了為國獻身。

人除生死無大事。危急關頭選擇勇敢的面對死亡,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大部分人根本做不到。

這樣的人值得後代祭祀,其遺留下來的風骨、精神正是華夏脊梁的組成部分。

崇禎微微側頭看了一眼李二喜,李二喜會意之後揚聲道:“肅靜!聖上還有話說!”

大殿內嗡嗡的聲音頓時消失,正在小聲交談的群臣安靜下來。

崇禎出言道:“劉卿,本朝自太祖創建國子監以來,兩百年間為大明培育諸多人才,其作用無可替代。朕受命統禦天下,適逢局勢動蕩,因此更覺人才之寶貴,故欲重修太學。只是現下國子監境況如何,朕不得知;劉卿執掌禮部,應對此知之甚詳,卿何以教朕乎?”

劉宇亮執掌禮部已有三年,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內閣中有空缺,他就會順理成章的入閣參與國事。平日裏他的言行舉止已經儼然以閣臣自居,在群臣中聲譽不佳。

他見皇帝問話於是出列回稟道:“啟奏聖上,太學自創建以來,歷代先帝俱是重視異常,屢屢撥銀擴建學舍,廣招天下名師任教,此風至正統年間達到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