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天下的改變

“找到了什麽?”趙泗笑眯眯的看著尉繚。

“人力亦可更改時局……秦有太孫,乃國之大福。”尉繚沉聲開口。

實際上趙泗對尉繚,或者說黃石公,觀感算不上太好。

還是那句話,屁股決定腦袋,趙泗作為大秦的儲君,怎麽可能對這群暗中致力於顛覆大秦統治的人有好感。

但倘若拋開階級立場來看,他們反秦各自有各自的理由。

所謂國仇家恨,理想抱負的不同,而在自己出海歸來以前,秦國的國策確實出現了問題。

始皇帝的種種政策非常有意義,但不能顛倒黑白,說秦國的政策是善政。

現在尉繚站在自己面前,趙泗意識到對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

對方並非不支持大一統,而是不支持大一統以後繼續使用商君舊策。

正如亂世需用重典一般,大秦想問一統天下,以一國而敵六國,必須把國力榨幹榨凈,但這只是戰爭時期的權宜之策,而非千秋萬世之基。

這樣一來,趙泗反倒能理解這群人了。

“所以這樣說來,其實,昔年反秦的六國之士,並非志同道合?”趙泗開口問道。

尉繚不認同秦國,但他支持大一統。

也有一堆六國余孽支持重回分封制,還有一些人單純因為秦國而家破人亡階級滑落……

他們的出發點和最終目的其實都不一樣,之所以形成一股波瀾是因為他們想要達成自己的抱負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秦國滅亡。

“六國尚在之時尚且能被秦國離間,只剩下一群喪家之犬,如何能夠勠力同心?”尉繚笑了一下。

“所謂陰謀不如陽謀,奇不勝正,隨著大局更易,秦國早已經贏了……只不過有些余波是看不到的,有些消亡是悄無聲息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坦然赴死的勇氣,奪其志和殺其人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十年之前,天下人都怨恨秦國,可以說天下人都是反秦之士,現在天下人還在,但他們卻不會反秦了……”尉繚開口說道。

“我還是奇怪,如你這等大才,又擔任國尉,大父應該不會放你走吧?”趙泗開口問道。

尉繚成為國尉其實本身就是半強迫性質,被始皇帝逮到以後立刻委以重任。

以始皇帝之愛才,就算得不到對方的心也不會讓對方離開才對。

“一來一統之時民因為政見已經惡了陛下,二來民並非致仕,而是不告而別,陛下也派人來追,只不過沒有追到罷了。”尉繚子開口說道。

“你想去見大父,何故不直入湯泉?而是先來鹹陽?難道也想讓孤為你作保?”趙泗再次開口問道。

尉繚是大才,捫心自問,現在大秦的國策已經發生改變,以大父的為人,大概率是不會過多追究尉繚的,尉繚是聰明人,又跟隨大父多年,應該清楚這些。

“求根需要溯源,民之所以先來鹹陽,概因為想要看看殿下。”尉繚笑著開口。

大秦要有改變的機會他何必跑路?

說白了,趙泗的出現超出了尉繚的,這才是他來見趙泗的根本原因。

“先生通曉相面,看出來甚麽了麽?”趙泗笑著問道。

“龍鳳之姿,日月之表。”尉繚毫不吝嗇自己的評價。

趙泗心中一驚,這不李二的面相嘛?

“除了看孤以外呢?”趙泗開口問道。

“三代可知一朝之興衰,秦有陛下,長公子,太孫,三世該鑄萬世之基,民鬥膽,想要問問殿下,大秦一統以後,殿下打算如何做?”尉繚開口問道。

“秦國一統是為國土,接下來無非是人心和百家罷了。”趙泗倒不忌諱說出來自己將來打算做什麽。

沒什麽好藏著掖著的,誰來問趙泗都願意光明正大的說出來自己未來幹什麽。

他欲行的是堂皇之道,陰謀權術實在上不得台面。

“殿下心中可有計較?”尉繚再次追問。

“所謂人心,無外乎地無東西南北之別,人無男女老幼之分,所謂百家,無非重鑄法典,諸子百家各有側重,孤不打算罷黜百家一家獨顯,但孤認為,諸子百家的學說都該以秦律為標準,而不應該超脫於律法之外。”趙泗開口說道。

“殿下大智!”尉繚聞聲躬身行禮。

“不過如此百家恐怕有所不服……”

“沒有什麽事情是盡善盡美的,無非取舍。”趙泗笑道。

“先生呢?接下來是打算出仕還是繼續隱居?亦或者繼續孤注一擲培養反秦力量?”趙泗開口問道。

“民會去往湯泉向陛下謝罪。”尉繚沉默片刻開口。

趙泗聞聲點了點頭,也沒有再行挽留。

尉繚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人家之前就是國尉,趙泗現在還沒資格拿下這個人才,況且趙泗也沒資格替始皇帝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