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在正式入職EVO之前,欒彰曾在大學任教過一段時間。學生們上早課經常遲到,就像現在的紀冠城一樣,大踏步地風一樣跑到門口,氣還沒喘順就大聲說:“老師對不起,我……”

他聲音大得整個走廊裏都聽得清楚,教室裏的人都看他。剛從學校離開沒多久,叫“老師”的口癖還沒有改過來,當他瞪大眼見看清楚站在眼前的欒彰時,驚得後半句噎在了嘴裏。

再看到欒彰的右手,他連氣都喘得小心翼翼起來。

紀冠城背著手,微微頷首,像是那種課間跑出去打籃球而錯過上課鈴的高中男生,有些可憐地擡眼看著站在講台前的欒彰。

八點過十六秒,欒彰歪著頭對紀冠城笑了笑,紀冠城以為自己可以進去了,剛邁出一步,欒彰就搖頭,紀冠城愣了一下,只好再後退,等著欒彰下一步的指令。沒想到欒彰不再理會他,徑自開始上課。

紀冠城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完全摸不準欒彰的意思,只能傻不愣登地站在教室門口聽了整整一堂。好在欒彰只是介紹EVO的組織架構和觀雲3.0目前的開發狀態。當前國內外人工智能領域的激烈競爭不亞於造原子彈,大家都保持著相同的默契——誰能率先拿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誰就開啟了新的紀元。

許多人喜歡以圖靈測試作為標準,欒彰不以為意。人類的思維模式最有趣的一點在於懂得欺騙,如果AI誠實回答通過測試,那麽他算是擁有高級思維的嗎?如果某個AI能在測試面前故意不通過又代表了什麽呢?

不過在新員工面前,欒彰還是會裝得善良很多,至少會強調每一個人都需要有負責任的設計開發和部署使用。

紀冠城在門口罰站了四十分鐘,他很安靜,身軀擋著光,存在感異常強烈,欒彰轉身時總是會看到他。

看到那個滿懷期待的眼神,期待被允許進入教室。

欒彰不做指示,紀冠城的期待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落空。奇怪的是,他的臉上不會露出失望情緒,也不會自暴自棄地開小差,就那麽站在門口聽欒彰講課。

欒彰宣布下課,其他人從紀冠城身邊經過離開,紀冠城好奇打量每一個人,最終目光落回還在教室裏的欒彰。

這時,欒彰對紀冠城招招左手,紀冠城乖乖地走進去。

“怎麽回事?”

“你的手……”

兩個人異口同聲問對方,然後又同時陷入安靜。欒彰用笑聲打破了尷尬的沉默,問道:“為什麽遲到了?又出車禍了?”

“沒、沒有。”

“那是什麽原因?”

紀冠城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雙手還是背在身後,不著痕跡地輕擡腳後跟,身體晃動的幅度透露出他的窘迫,隨後回答:“沒什麽原因,就是遲到了。”

睡過頭也好堵車也好,這些都是原因,一件事不會無緣無故發生,但人會試圖用各種方法掩蓋。顯然,紀冠城的方法太像一個青春期的叛逆學生,懶得編理由。欒彰對原因根本沒有興趣,他合上筆記本屏幕,本想夾在手肘間,緊接著一副犯難地模樣,將自己筆記本遞給紀冠城,無奈說道:“可以幫我拿到工位上嗎?”

“當然可以!”紀冠城連忙接過來,眼睛瞥到欒彰的右手時格外心虛地小聲問:“所以還是受傷了嗎?對不起,我……”

“真的沒什麽,可能隔了一夜有些腫。去醫院看,大夫叫我固定住,我覺得有點小題大做。”欒彰向紀冠城展示自己的右手,“裹得跟個粽子一樣,我都沒法活動了,本來今天還得……算了算了,沒什麽。”

紀冠城忙問:“是有需要做的事情嗎?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可以幫你!”

“幫我?”欒彰莞爾,“那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現在知道我是誰了嗎?”

“知道了。”紀冠城不好意思地念出了他的名字,“欒彰。”聲音很輕,發音卻很清晰,短短兩個字,說得倒是鄭重。“你所有文章我都讀過,我很喜歡你在NeuroImage上發表的那篇關於腦區域功能連接裏的觀點。我……我卻沒把你的臉和名字對上,還害你受傷,實在是……”

自責嗎?自責就對了。這是欒彰希望看到的情緒,而身為“受害者”的他越是表現得從容大度,就越容易在紀冠城這樣性格的人面前建立身份優勢。

“這不是重要的事情。”欒彰拍拍紀冠城的手臂,“你說你可以幫我,那麽如果是工作上的事呢?”他腳步飛快,紀冠城停下來思考的時間裏他就走出了一段距離,紀冠城不得不小跑才能跟上。

紀冠城哪怕成績再好,在專業領域內恐怕給欒彰提鞋都不配。他有自知之明,但為了彌補過錯,誠意十足地對欒彰說:“如果你願意相信我的話,我會盡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