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紙幣

紛亂的教皇國局勢,讓大陸格局變得越發明朗。原本還對教廷浴火重生抱有期望的人,此刻也變得悲觀了起來。

當各國都開始搶人的時候,原本繁華的教皇國,大片疆域直接淪為了無人區。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國際市場上,奴隸交易價格不斷滑落。

缺人的貴族老爺們,都自己動手去搶了,購買客戶群體迅速萎縮。

雪月領,看著大家在教皇國忙碌,隱藏於幕後悶聲發大財的哈德遜,正悠閑的在家中曬著太陽。

最近這段時間,王國是好消息不斷。

先是獸人主動撤退,讓出了大片的草場,王國軍隊輕松完成了東進八百裏。

當然,這些土地只是名義上的控制,實際上王國軍隊一退,獸人部落又過來放牧了。

在防線修築完成前,王國根本就無法真正控制這些地區。

不過名義上的控制,也是一次偉大的戰略勝利,這意味著雙方的攻守之勢顛倒過來。

獸人部落見到王國軍隊立即望風而逃,在以往是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說這些利好是長遠收益的話,那麽貴族私軍在教皇國的行動,收益就是立竿見影。

大量的戰利品,一船又一船的運回王國。

短短兩個月時間,近東開發銀行就發放了一千五百萬實物抵押貸款。

王國政府從貴族們手中收購的便宜,抵押的就更便宜了。基本上都只有市場價的四五折,一些古董藝術品更是折價到了一折。

不是哈德遜故意壓價,而是這些東西真心不好賣,在王國中完全沒有市場。

高雅藝術,目前只有南大陸和中大陸的部分貴族會玩兒。

王國的貴族最喜歡收藏的是武器,舉辦宴會的時候拿出一套鎧甲炫耀,比任何古董藝術品都能夠吸引眼球。

在扣除成本之後,這些商品兜售出去後,幾百萬的進賬是輕輕松松。

當然,這個銷售周期估摸著有些長。

短期內大陸上很多商品價格,都出現了暴跌。要是大肆拋售,還會跌的更狠。

哈德遜在賺錢,前線那幫貴族們的收益也不菲。一些大貴族的收益,甚至和他不相上下。

需要銷贓的只是中小貴族,人脈關系網完善的大貴族,可不會骨折價出售手中的戰利品。

就算是偶爾出售一部分變現,人口、糧食這些大宗商品,也是非賣品。

參考增長的銀行存款就知道,百萬級存款用戶新增二十余人。其中一半在王國,一半來自五國聯盟。

教廷之富,遠超很多人的想象。

一些不起眼的中下層神職人員,都能夠從家中查抄出五位數的現金。

某些區域主教,甚至擁有七位數的家產。

毫無疑問,這些錢都是教廷從大陸各地掠奪來的。只要祖上在外面任職過,都賺的盆滿缽滿。

如果不是這些家夥喜歡把金幣存在地窖裏,教皇國的物價能夠被頂到天上去。

從數據上推測,教皇國一個郡擁有的現金總量,都超過了王國的很多行省。

除了現金之外,其他戰利品就更多了。

這些還是查抄到的,暗地裏隱藏的財富有多少,誰也不清楚。

畢竟,把財產全部放在家中的始終都是少數,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分散風險。

大家一起發財,只有教廷在哭泣。看著匯總過來的資料,哈德遜的嘴角都快樂歪了。

本著和氣生財的原則,在人族世界中,哈德遜是朋友遍布大陸,得罪過的大勢力,只有教廷一家。

至於北地五大家族,放眼整個大陸,頂多算二流勢力,現在已經不能算威脅。

如果在王國後續的擴張中,他們依舊不能從中分走一杯羹,那麽沒落就只是時間問題。

事實上,這種沒落趨勢,已經是不可逆。

錯過了連續兩輪的擴張,在王國一眾大貴族中,他們已經掉了隊。

現在加入進來,在哈德遜和國王一起安排的小鞋下,能夠發展起來才怪。

貴族領主的日子好不好過,從確定封地位置的那一天,就決定了一半。

在貴族圈子裏流傳著一句古話:只要封地足夠爛,任你千般本事,也無處施展。

比如說:把封地安排到詛咒之地。發展的再怎麽好,也頂不住一次爆發。

當然,一般情況下針對不會那麽明顯。最少面子上要能夠過的去,不能被王國貴族認為“賞罰不明”。

扛住了“小鞋”的威力,只是一個開始,後面還有無數大坑等著他們。

早年急功近利收高額的“過境稅”,把沿途的貴族都得罪光了,陸上交通基本上被鎖死。

海上運輸倒是公用的,誰都可以走,怎奈北地五大家族是旱鴨子。

雖然最近這些年收編了幾支海盜,又花高價采購了幾條軍艦,但後續迫於財力難以為繼,發展近乎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