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東胡王:收復故土,奪回鹽場(第3/3頁)

李左車:竟果真如仙使之言。月氏無了,匈奴廢了,東胡覺得他行了。

竟然狂妄自大至此。

不過這樣一來,計劃實行或許更容易了。

李左車臨機應變,話鋒一轉,“鹽乃富國利器、萬民必需,秦國獨占五個海鹽場,實在自私霸道!”

“況且追溯歷史,勃海灣沿岸及以東,原是東胡牧馬場,後來又是燕趙之地,他秦國何德何能侵占去!”

說到這裏,李左車似是被氣得不輕,說不下去了。

悶頭灌下一口羊奶,像喝得急了,又像氣得狠了,因而胸膛起伏、粗喘不已!

可李左車這話,那是直接戳中在場東胡王、太子及諸首領心窩。

東胡太子將手邊上,這宴上唯二的青瓷碟一磕,更是憤怒不已!

“正是如此,那片地方原是東胡牧馬之地,如今卻叫秦國霸占,實在是欺人太甚!”

至於後來東胡被驅趕,已經淪為燕趙之地,就大可忽略了。

反正不管怎樣,那裏原本是東胡的領地!

“那五個海鹽場,本當是東胡所有!”

貪婪面目終於完全揭開。

附和者也眾多:“對!太子言之有理!”

“海鹽場本該是東胡的!”

……

(周邈:……說海鹽場本該是東胡的,是不是應該先問一問本仙使呢?)

宴上氣氛一時火熱,情緒的火焰高漲。

李左車儼然是初來乍到,力爭表現一般。

當即提議:“物歸原主,本是天經地義!吾等正該揮軍南下,一舉收復故土!”

“李將軍此話有理!”東胡太子神態亢奮,竟像是已經見到五座鹽場盡歸東胡一般。

收復故土是假,侵占五處鹽場為真。

若是鹽場歸了東胡,那以後吃鹽也不必按粒撒了,摳摳搜搜忒不暢快!

且手握鹽場,就能扼住草原諸部的咽喉。

諸部落首領顯見地也亢奮起來,顯然都在為收復故土、接手鹽場的美好未來,而興奮不已!

李左車:……

倒不止鹽場,仙使修建的馳道,那渤海灣及以東的廣袤領土,不也是好東西?

李左車無語之際。

東胡王開口了:“只是東胡畢竟久離故土,若要南下收復故土,還要李將軍帶路啊。”

這李左車是否可信,這不就能知道了嗎?

“某義不容辭!”

李左車言語很是坦誠的樣子:“一為我王收復故土,二也是某向秦復仇的大好機會!”

李左車神情是如出一轍的亢奮,不輸東胡眾人,真情實感至極。

雖然東胡的野心遠超所料,但於計劃無礙。

問題不大!

或許反而還能更好地實行計劃呢。

只需將計劃有變的部分,按約定傳出去即可。

……

東胡南下收復故土的大計,就這麽神速地定下了。

接下來的宴會上,就是大談特談作戰計劃了。

“……那便如此,由某作先鋒,在前方引路!”

“兵貴神速,也不能為蠅頭小利誤了大事。大軍不必去

與代地三萬多役夫糾纏。直接避過役夫,揮軍南下!”

能不傷役夫,仙使會更滿意的。

關於為何不直接從漁陽郡南下,而是往西至代郡後,再行南下?

李左車自有理由:“代郡在某率三萬兵卒走後,兵力防守正空虛,大軍南下便如入無人之境!

況且李氏一族在代地素有名望,某率軍南下,便有微弱抵抗,亦能輕易化解。”

“再者,勃海灣沿岸五座鹽場,最南一座在海灣最南的濟北郡。若走漁陽郡,便只可得兩座,豈非不劃算?”

東胡王:走走!走代地!不走不是聰明人!

三日後,東胡大軍正式拔營。

叛投的秦將李左車率一萬大軍做先鋒。

——剩余兩萬秦軍,自然是被扣留在後面,裹挾在東胡大軍之中。

李左車(……):你們開心就好。

避過代郡長城工地,沿代郡與上谷郡交界的地帶南下。

李左車叛秦的第七日。

又帶著秦軍重回代郡,身後還帶著東胡大軍十萬。

以防萬一,謹防有詐,東胡大軍兵分三段。

不遠不近地贅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