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倒打一耙

宗明帝大赦天下,完全出乎了顧擔的意料。

宴飲之時,許志安一直在吹噓這次齋醮的排場,所到人物的不凡,包括宗明帝自封為‘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時百官百僚臉上的精彩表情。

可唯獨沒有說宗明帝順便大赦了天下。

大赦天下,以施恩為名,赦免犯人。

通常是在新皇登基、更改年號、立皇後、立太子,亦或是有重大喜事等情況下為了彰顯自身恩德而頒布的赦令。

可宗明帝已執政二十二載,太子也早就立好,皇後亦然,年號已有二十余年沒動——上一次大赦天下還是在八年前,二皇子在養心殿中怒犯龍鱗,被發配邊疆,隨即立下大皇子為太子時為了彰顯自身恩德才頒布的赦令。

距今已有八年!

大赦之下,除謀反、欺君,以及皇上親自審理的欽犯之外,其余犯人有罪歸無,自是不用再受牢獄之災。

對犯人來說,這是天大的喜訊,是要歌功頌德的。

可對顧擔而言,這就是貨真價實的噩耗了。

犯人都特麽沒了,他去哪裏找大堆老老實實呆在那裏不走動的病號?

‘狗皇帝,你赦的是天下,我損失的可是壽元啊!’

人類的悲歡並不想通,相比於丁季等人的喜笑顏開感恩戴德,顧擔只覺得他們吵鬧。

雖然心裏難受的很,可基本的情商顧擔還是有的,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開口道:“爾等既然被赦免了罪行,出去後便要重新做人,切莫再作奸犯科。若下次於牢獄中再次想見,我可不會客氣。”

“顧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有人拍著胸脯,接連保證。

又過了片刻,方才有人問道:“顧大人,我們的病……”

此言一出,場中霎時一靜。

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目光望向顧擔。

眼中所蘊含的情緒,名為期待、名為希翼。

無聲而又宏大的力量匯聚在了一起,顧擔迎著他們的目光,原本頗為煩惱的心緒也漸漸沉了下去。

“這是今日份的藥,你們便拿去吧。至於以後……”

顧擔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在東寧坊那邊開了一家藥鋪,名為養生藥鋪,就在墨家武館旁邊,找人打聽一下就能知道。診費無所謂,藥材也都不貴。有想繼續醫治的,可以去看看。”

說來可笑,他們尚且在牢獄之中時,顧擔還能為他們免費診治,連藥材都是太醫院出。

可一朝出獄,本該是天大的喜事,身上的病卻又沒有了著落。

太醫院的確有診治犯人的職責,雖然沒規定監獄中的犯人也需要他們去診治,以往也沒太醫那麽做過。

可畢竟是有這份職責在,他也就擁有了便宜行事的權利。

不是犯人,顧擔自然也沒有理由再從太醫院拿藥為他們免費治療——這是公事與私心之間的差別,萬萬不可混淆。

至於自掏腰包為他們免費診治……呵,不是不能,而是憑什麽?

這些人在牢中看著可憐,可不要忘了,這些家夥都是犯人。

就算其中難免有那麽幾個倒黴蛋,屬於無奈入獄,可其中絕大部分也都是貨真價實的作案者。

心疼他們?

受害者誰來心疼?

他寧願自己下鄉免費去診治一生連村落可能都沒出去過老農,也不會自掏腰包選擇為這些人免費醫治。

場中一時間靜謐了下來,許多人臉上的喜色都不由得一僵。

若一直沒有人醫治,那也就罷了。

可明明顧擔已經在醫治,只要再堅持那麽一兩個月,他們身上的病症就能夠痊愈!

沒有希望不可怕,見到了希望然後又溜走,才是最讓人難以接受的。

“大人,咱都是窮苦人家,出了牢獄,哪裏還有半點錢財?您好人做到底,救救我們吧!”人群中,一個挺著大肚子,面色頗為白皙的胖子率先出聲。

監獄清苦,每日兩碗稀粥亦是清湯寡水,這家夥竟還能留著大肚子,顯然是花費不少錢財換取獄卒優待。

而等待在此的眾人見有人率先發聲,立刻連聲應和道:“是啊,是啊!我們早就沒有了半文錢,出了監獄沒有您,哪裏還能夠看得了病?都說醫者仁心,顧大人大慈大悲,求您了!”

“我們這些升鬥小民想要治病,節衣縮食也治不了啊!您是太醫院的人,拿藥又無需錢財,就幫我們一把吧!”

“咱知道您是個好人,顧大人您就行行好吧!”

人聲匯聚成潮流向著顧擔蜂擁而去,人群中每一個人都在開口,像是有一千只鴨子在喧囂吵鬧。

他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期待,充斥著懇請,每一張臉上似乎都有著自己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