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老臣落幕(第2/3頁)

免他職務的旨意是上半年發出的,原本是要他盡快回京面聖,但他半路上身體不適,所以多休養了幾日,這才拖到今天。

“你是朕的十年首輔,以後還是自稱臣合適。”

“豈敢。老朽一身白身,不可稱臣。”

朱厚照雙手交叉負在身後,微微向前彎腰,說:“朕認你是朕的臣子。”

這話令楊一清有些感動,

他這麽大歲數,本已心如止水,但看到幾年不見的皇帝還是不同,只能是嘴唇微顫,輕喚了聲,“皇上……”

朱厚照可不習慣兩個老男人在這裏搞什麽煽情的戲碼,他馬上走開兩步,並岔開話題,“楊卿啊,你當新疆總督也該有十年了,怎麽樣?西域風光漂亮麽?”

說話間,他用手勢提醒夏言扶老人坐下,

楊一清則緩緩出聲,“回皇上,新疆確為西域勝境也。如吐魯番者,夏熾如火,葡萄垂藤,滿目翠色,火焰山映日生輝,葡萄溝則清泉潺潺,綠蔭蔽日,實為炎夏之清涼樂土。冬則皚皚白雪覆於砂礫之上,冰火交融,奇觀獨絕。

又如伊犁,勘為西域明珠,此地接天山南北,風光迥異。北麓蒼茫,草原廣闊,羊群悠然其間,猶如綠毯上鑲嵌的珍珠;南麓則崇山峻嶺,松杉茂密,春夏之際,百花盛開,香氣彌漫。秋來之時,層林盡染,紅黃相間,瑰麗無比!”

楊一清到底是大學士出身,肚子裏的墨水是沒得說的,

簡單幾句便勾勒出一副絕美圖景,勾得朱厚照蠢蠢欲動,

他敲著自己的大腿,帶著惋惜說:“若朕不是皇帝,必定要去走上一遭!”

這話邊上人可不敢聽。

聽了也當沒聽到。

朱厚照也知道自己又在‘胡說八道’了,他也不在意,繼續講:“楊卿,此番免你總督之職,非是對你有什麽不滿意之處,只是忽然想到你已年過古稀,人生七十古來稀啊,你為朕、為朝廷辛勤了一輩子了,就算咱們君臣之前吵過鬧過,但朕又怎麽會舍得將你這麽個老人扔在西北,不準回來?”

皇帝今天說的都是暖心之語。

楊一清雖然先前有所預料,但也沒想過會到這種程度。

邊上的夏言也默默看著這一幕,

看著一個大戲唱完的老臣在正德天子面前的最後場景,

他自己沒想過,其實這是十分罕見的一幕。

“皇上言重,老臣愧不敢受,只日夜常思,感念皇上洪恩浩蕩,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咱們不說這些頌聖之語,你很快就要返回廣東老家,按照你這個年紀再折騰來一趟京師朕也不舍,今日或許就是你我的最後一面了,所以……”

楊一清雙目微紅,“老臣惟願乾坤護佑,皇上能夠龍體康健、春秋不老。”

“你有什麽想要的嗎?你們楊家的子孫,可勘用的,你也報上來。朕總歸是歷練其一番,保你楊家富貴。”

“陛下,老臣豈能受皇恩如此?”

朱厚照幽幽的說:“話不是這麽講的,朕這個人對大明江山、天下百姓是至誠至愛,愛屋及烏之下,似你這樣公忠體國的臣子,也是一樣要愛護的。

只是有的時候呢……你們說朕是天子,上天之子,有如神明。但那都是忽悠人的話,朕會老,也會死,說到底還是人,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做100個決定,不可能100個都是絕對正確。但出發點總是不壞的。

而且,現在的大明如病愈的少年,精神煥發,狀態正好,勢頭既已起,就不能斷。更不能因為朕要保住自己的所謂仁義美名而斷。哎,你說實話,大明,朕治理得不好麽?”

皇帝的問話帶著幾分調笑和得意。

楊一清也有些怔怔的,天子竟然問出這麽直接的問題,真是令他百感交集,繼而點頭,“好!陛下治理得大明,生機勃勃,國力強盛,如雄鷹展翅,橫絕萬裏。”

“你的首輔當得也很好。”

朱厚照拍拍他的胳膊,並領頭哈哈大笑。

這麽一笑之下,過去的種種便是一筆勾銷。

首輔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政治履歷,現在獲得皇帝認可,那其他的所有都不必多講了。

笑完之後,楊一清說:“陛下,老臣自覺也是遍閱史書之人,可史書之上,從無陛下這般至誠至性之君。能輔陛下十年,臣何其幸矣。”

朱厚照心情也不錯,挑著眉說笑:“朕已經下旨要在來年再開大朝會。正德二十二年之後,大明如何變換,你且看之。朕對你的要求就是回去好好保重身體,一定要等到王師報捷之日,到時候你人來不了,但朕要向你討一副詩詞。你呢,得花心思,好好的花心思,來拍拍朕的馬屁,贊一贊這氣勢恢宏的大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