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正德四年(第2/3頁)

藏書園坐落在京師南城,整體上由假山、人工湖、書樓而組成,並以纏繞其中的長廊、亭台、書閣做點綴,各種花草、綠樹當然也是不缺,可以這就是一個書生的‘皇家別院’。

為了保證一定安全性,藏書園建有墻院,只開了一個南門,大門上方藏書園三字,由朱厚照親筆賜匾。

左側石墻上刻有立建此園的目的,也是引用的一個名句。

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愚。

右側石墻同樣是一段文字,主要是記錄當時皇帝如何決策修建藏書園,這其中就出現了負責此事的官員的姓名,少府張池。

三月春暖花開。

藏書園內外都站滿了神武衛和錦衣衛的人。

如今皇帝再出宮,已經不是什麽稀罕事,藏書園這個項目花了朝廷上百萬兩銀子,無論怎樣也要來看看的。

園子的整個結構是一個橢圓形,中間是有山有水有竹林,左右兩側分出去,左邊為儒學、右邊為雜學。

石板路一路下去,像儒學會出現聖人園,裏邊兒會按照孔子、孟子、朱子等人名,放置他們的傳世之作。

聖人園再下去則按朝代區分,這樣就會有漢賦、唐詩、宋詞的區別,那個時代的一些文學大家以及史學類書籍都有收集。

雜學類的園子修建的更為簡單,它是以專業區分,比如醫學、軍事學、農學、格物學、兵器、地理、算學等等。

這些獨立的院樓風格各異,但統一的是正門都放置一個大缸,裏面是裝滿水的,這樣一旦遭遇火情,則立馬取水滅火,將損失降到最低。

藏書園裏除了書本,還有必要的一些商鋪,這是有藏書園本身開設的,比如簡單的餐食店、文房四寶店以及紙傘店等等。

看書不要錢,但這裏的東西都是要錢的,並且不向私人開放這個生意,反正多少收回一些錢,想著是把管理維護人員的工錢給掙回來。

看書雖然不要錢,但是為了進行必要的管理,對於進入的人員是有要求的,便是進來的人要進行登記,寫明去哪一個園,這樣會發給憑證,憑借這個證入園。閱讀結束出來的時候,也要表明是離開,還是去其他園子,這同樣會有憑證。

這樣可以留下痕跡,如果園子裏的書遭到偷竊、破壞,就可以精準定位有哪些人進入過園子。

防小人不防君子,做事情要細致到這個程度才有成功的可能。

當然,朱厚照進來這裏是不需要這些東西的。

他進來主要是查看三點,一個是桌子、板凳這些閱讀書籍所需要的東西是不是足夠,其二是書籍的匯總和分類情況,第三是整體的安全性,比如說靠近圍墻的地方不要有高大的樹木,這是基本常識了。

跟隨皇帝前來的內閣首揆楊一清、禮部尚書林瀚、少府令顧佐。

這都是和藏書園有直接關系的部門,似這類不那麽重大的事情,王鏊和王炳就不必作陪,他們也要向皇帝一樣去和自己的屬下商議處理手中的政務。

讓所有人都時時跟著皇帝,那也沒有必要。

朱厚照先去了聖人園,這是該有的規定動作,在這裏他又提了一幅字,算是贈給每一個來讀書的人:

學得文武藝、貨物帝王家。

“陛下的書法又精進了。”楊閣老說的是實在話。

朱厚照平時還是會練的。

不過那也只是陶冶情操的時候簡單練練,“簡單寫寫罷了,朕又不要當宋徽宗,字寫得好不好看不是關鍵。”

“陛下,臣將這幅字掛在聖人園中吧?如此,也是對來此讀書之人的一番激勵。”少府官員張池提議道。

“這個沒事,你看著辦吧。張池。”

“臣在。”

“今日楊閣老、禮尚還是少府令都來了,藏書園之重要不下於十萬兵馬,但若想其重過十萬兵馬,卻至少要十年之功。園子建成後,你便為園正,平時要負責管理。管理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保證正常的人員進出秩序,這裏是讀書的地方,不能亂哄哄,二是善待在藏書園中謀生的人,招工的時候是什麽俸祿,不要拖欠、克扣;三是做好維護與清潔,書本常翻是會壞的,要麽修繕、要麽更換,這一點不能停,藏書園的環境也要清新、幹凈,還要防火、防潮、防蟲。總之一句話,不要讓一個藏書園變成景觀建築。每過一段時間朕會來的,若發現有問題,朕要找你。”

張池拱手:“陛下放心,藏書園蘊含臣之心血,如同臣的孩子一般,臣必定傾盡全力照顧好他。”

“男子漢大丈夫,說過的話要負責。”朱厚照伸著手指點點他,又轉身看著自己帶過來的大臣,“他的話,你們也聽到了。藏書園若是被誰破壞,那麽找破壞的人,但首先要治他一個監管不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