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正德四年

正德四年,也就是西元1509年,皇帝朱厚照已經十九歲,按照古人的算法,說他是二十也是可以的。

距離上一次的良鄉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

除了京師這一路的戰事,西北榆林、寧夏的戰事在楊一清和王守仁的指揮下也順利獲勝,不過沒有抓到火篩,火篩帶著千余殘兵逃回草原,時刻還要防備著明軍會不會再來一次‘剿套’。

京師方面。

楊一清在西北戰事結束以後,卸下三邊總督的擔子,回到了內閣的值房裏協助皇帝處理朝政。

按照皇帝在正德三年大朝會之後的梳理,內閣之中也普及了‘職責分工’這個新概念。

楊一清比王鏊、王炳都更早入內閣,自然可稱首揆。既然是首揆,擔子都會重一點。皇帝要求他主要聯系吏部、兵部、禮部和通政使司。

王鏊則負責聯系戶部、少府、工部事務,王炳負責聯系刑部、大理寺、都察院。

同時他們兩人都有協助楊一清的職責。

所謂聯系,這個詞很妙。

它只在‘重大事務’的時候才會體現出來。

比如說馬政,戰馬是這個時候的‘戰略物資’,自然屬於重大事務。

馬政歸屬太仆寺管轄,太仆寺隸屬兵部。朱厚照在處理馬政相關事務的時候,就會要求內閣首揆、兵部堂官、太仆寺卿都要參加。

這樣就能形成一種‘重大事務’都有內閣閣老牽頭處理的局面。閣老是百官之首,能調動的人員、資源都無可比擬,手中所負責的‘重大事務’就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國家戰略,任誰也輕易不敢違逆。

除此之外,因為馬政涉及到銀子、修繕一些建築,那麽就需要戶部、工部一並參加。

而對於特別特別重大的天字號事務,例如河套軍管區,那麽就是內閣、六部全部參加。

因為王鏊、王炳本身也有協助首揆的職責,碰上事情的時候按要求都要全力配合。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推諉、不配合、不是自己的事情拼命的往外推這種現象,這就屬於政治體制在運行過程中的摩擦與磨合,不鬧大沒事,鬧大了之後自然會有皇帝來解決。

對於朱厚照來說,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能夠定點到人:是什麽事情,就有一個主要負責人,出了問題,能知道找誰。

所謂人人都管,就是人人都不管,上百號臣子在奉天殿七嘴八舌說一通,結果沒人真的去幹,或者幹出問題來了沒人負責,那就很不好。

這種責任體系的重塑,對於行政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當然,不要指望這樣就能去除原本官僚體系中存在著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貪腐現象等等弊病。

但是至少有一個優點,就是在面臨重大事務的時候,可以讓皇帝的意志有效的貫徹,因為它在層層推導,推不下去的情況當然會有,但沒關系,過一段時間皇帝會問的。

一旦實際的效果不理想,就會促使鏈條上的官員出現‘不得不欺上瞞下’的冒險行為,從而迅速推高他的政治安全成本。

簡單的說就是:膽子大你就騙。

這樣會比‘政令不出紫禁城’的情況要好很多,也比讓一眾官員閑著沒事兒幹要好很多。

朱厚照是更習慣於這樣,他現在的早朝已經變成三日一次,而更多的政務處理形式變成了以他宣召責任官員為主。

這樣一來,正常的政務有文官體系處置,而皇帝會抓住重大事項,整個國家自然就有人在管理了。

一年半以來,除了內閣的變化。

京中各部大臣也有調動。

王炳入閣以後,不再擔任兵部尚書,皇帝調原陜西巡撫齊承遂入京接替。這是復套成功之後,對各有功官員進行封賞的又一例證。

齊承隧原先屬於楊一清集團,西北幾年兩次大戰,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再說能得楊一清認可,便說明此人並非酒囊飯袋。

朝中清流官員其實不少,但朱厚照不願意讓這種人染指兵部。

到時候他不喜歡周尚文、楊尚義這些偏向於進攻的大將,對他們一頓打壓,再胡亂調動一通,還要皇帝自己出來收拾殘局,倒不如還是任用原本軍功體系中的人,他們相互熟悉,對於邊關大將來說,也便於和京師保持穩定、平和的關系。

另外,三個多月前,刑部尚書閔珪致仕,他是宣德五年(1430年)生人,七十九、八十的年紀實在是很大了,所以三次遞上辭呈,朱厚照便準允他歸鄉養老,只不過當時還是冬天,所以便想著今年春天返鄉。

閔珪是浙江湖州府人,只要天氣稍好,就可以乘船一路南下。

其實除了天氣原因,還有一點促使他沒有著急回。

便是歷經兩年的修建,京師之中的藏書園正式落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