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天下宗親皆為祖宗血脈(第2/3頁)

惹得女人有些發笑。

少年將軍並沒有什麽經驗,不過這個善意的謊言她願意撒。

……

……

正德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軍出城,

向南!!

……

……

與京師和大同城裏百姓之間緊張的氛圍不同,皇帝收到的奏報卻是韃靼占據了紫荊關之後,不再領兵向前。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當年也先一破紫荊關,激動之下,揮軍兩日即兵圍北京。

然而朱厚照現在面對的卻是按兵不動的達延汗,這一路四百裏明明已經無險可守,他到底在等什麽?

朝中對此亦有疑慮。

“小王子,會不會是覺得損失過重,自覺攻打京師無望,所以改了主意?”

朱厚照並不喜歡這種過於樂觀的臆想,

“紫荊關一戰,韃靼必定也人困馬乏,當初也先兩日急行,實際上被認為是失敗的做法。這個小王子,應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訓。”

這樣一解釋,便讓人覺得韃靼所采取的措施更加合理,接下來大明也要承受更猛烈的進攻。

乾清宮裏都是朝廷的重臣。

朱厚照不喜歡這種大事拿到奉天殿上去說,那麽多人在討論這件事,實際上就是沒有討論。

人數少的時候,反而觀點更容易出來,決策也更加容易。

“料敵從寬,這總是沒錯的。正德二年的這一仗打到這個程度,總也不會虎頭蛇尾。”王鏊倒是贊同皇帝的分析。

皇帝又問:“山東河南的薛、許兩位都指揮使到什麽位置了?”

“回陛下,兩位都指揮使共領兵七萬,分別抵達易州、淶水兩縣。”

從紫荊關向西,經易州、淶水、房山、良鄉至盧溝橋,而後即可真正的威脅京師。

小王子耽擱了一些時間,所以這兩處勤王之軍都到了。

“這麽說來已經卡在紫荊關的前路之上了。”

“不錯。”

朱厚照摸著下巴,這個時候大明衛所之兵,戰力實在不堪。如果不是他此次嚴令,就是這種縣城,他們也不太敢守。搞不好,就容易瞬間潰敗。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平日裏都是領朝廷俸祿的人,養了這麽些年,需要用他們的時候不能因為怕死便拒不服從命令。

“韃靼人此番苦戰,一旦出紫荊關,必定會到鄉村間燒殺搶掠,朕不要薛、徐二人守住易州、淶水,他們本也守不住。

但他們就是丟了性命,也萬萬不能不管兩地的百姓!還記得朕曾經說過的話麽?官軍為主,民兵為輔。如果沒有主,輔便不起作用。只有朝廷帶頭,北直隸各府州縣的百姓,才更有膽量反抗,如此才能讓達延汗深陷泥潭。最好、最好能再派出幾支精銳相助。”

皇帝這話讓眾臣臉色一變,“陛下,京師為國本!萬不容有失啊!”

“朕知道,朕知道。”朱厚照連續擺手,“那麽這樣,若是韃靼人露出敗像,朕再派軍出京師,否則便以保住京師為要。咱們君臣各退一步,可否?”

王鏊、韓文、王炳都悶著,一句話也講不出來。

朱厚照嘖了一下嘴,“這樣還不行,朕便親征了!”

“陛下!”韓文急了,“親征是萬萬不可。再者,陛下也不必與臣等有此兒戲之爭,至於說,若韃靼小王子,當真露出力有不逮之時,微臣覺得……也不是不可以……”

“好!那就說好了!”朱厚照搶過話頭來,“小王子就那麽幾萬人馬,他又能翻出什麽浪來?紫荊關一戰,上直親衛的戰力諸位愛卿也都知道了,不是朕不以京師為重,實在是他小王子速勝不了。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啊。”

“戰場之上,千變萬化。陛下,若是我軍……我軍形勢不穩呢?”

朱厚照話風不改,面色也比剛才更加認真。

“如果真有那個時候,王先生,你會知道朕得選擇的。”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他雖然不是多麽偉大的性格,但是要他當個南逃的天子,那是絕對不可能。

“陛下!”

說話間,侍從室一向穩重的靳貴忽然有些冒失的快步走了進來,他手中拿著一張紙片兒,上面有幾滴橢圓形的鮮紅血跡。

“陛下,石將軍奏報!”

朱厚照一聽,奪步而去,“石將軍,石奉?他沒死?!”

“回陛下,正是。石將軍負傷昏迷之後,其部下使了金蟬脫殼之術,將他救了出來。而後一百余騎一路護送他回到了京師!這是剛剛遞來的奏報,石將軍也已經醒了過來!正在殿外請罪!”

靳貴說完,皇帝也看完了。

“這個石奉也是命大!”

此番,朱厚照更加有信心了,石奉的驍勇沒得說,最後雖然沒守住紫荊關。但這朱厚照可以理解,畢竟他腹背受敵,而且韃靼攻勢極猛,雖然敗了,但是多少年來明軍也沒殺傷過這麽多韃虜。而且,數據還是其次,作為朝廷之將,只要是戰場之上有勇氣的,都是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