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手段!

朱厚照使喚這些大臣幹活的法子能起作用,其中也還有關鍵之處。便是明朝中期時,似劉健、李東陽、韓文、王鏊等這些臣子都算是有心做事的臣子。

如果真到末年,一個個都是屍位素餐,相互爭鬥,不要說下面的人和他們陽奉陰違,他們自己就先和皇帝陽奉陰違了,那樣就麻煩許多。

弘治年間則還好,皇太子提出要整軍的想法,雖說文臣對於太子所表現的‘武功熱情’有些擔憂,但一來那幫人在左順門之變中被貶黜了不少,二來,太子又沒有真的搞出什麽親征、北伐之類的事情來,且京軍占役的危害,朝中諸多大臣都瞧得著,不整如何能行?

說起來,朱厚照有時候也覺得奇怪,他要是窮兵黷武,幹巴巴的花錢拉起軍隊,那麽反對的絕對很多,但是要綁著解決‘京軍占役’的名頭,事情反而又會得到大力支持。

這其中,不知道可有京軍占役主要是皇帝和勛貴獲利的因素。

總之,王越進京之後,內閣即將各部尚書和通政使司、大理寺、督察院的人都召來商議。

當日太子的意思是叫大家一起下這個決定,那麽就不僅僅是兵部和戶部的事。

“……於停止占役,重新整軍這一條各位應是都沒有異議,到時內閣起頭,各位附後,我等一同將此疏呈於殿下。不過在此之前,如何整軍,也要照殿下意思,議個方略出來。”

王越初任兵部尚書,他是太子支持起來的人,旁人和他自己都這麽認為。只不過他也沒想到,一上來就是這麽大的動作。

“總歸先要搞清楚,是哪些工程占了京營吧?”

其實提起這一茬,

內閣包括六部都有些陰霾藏在心頭。

京營占役的旨意是皇帝下的,所修建的工程要麽是皇後娘家的府邸,要麽就是一些道觀、廟宇,其次才是城墻和宮中一些失修的殿宇。

這裏面哪一個能停?

王越奇怪,“殿下……還未提及?”

其實王越是真的不知道,所以這樣問了一句,他性格如此,沒想太多。

但劉健一聽有些不滿意,王威寧功勞是大,但也不能這樣問,聽起來就好像是對殿下不滿似的。也就是他七十多身體還不好,

換五十多歲,以太子的性格不收拾他才怪,打勝仗怎麽了?自古以來打勝仗的將軍下場不好的難道少了?

“殿下也不容易。”劉閣老嘆氣說道,“依老夫所見,殿下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只是這些事與我等說沒有用處。說到底,這和宮裏的家事扯上了關系。我們這些臣子,力有不逮。”

除非再來一次左順門之變。

但朱厚照不想了,他將所有人都煽動起來去反對張皇後,那他這個兒子夾在中間多難做人?整個就是現代版婆媳關系下的受氣包,裏外不是人。

“那我們這些方略……”韓尚書心中亦有擔憂,那日面見太子之後,太子所展現出的進取精神,讓他這個戶部尚書很是振奮,停止占役這事兒他也想了很久。

如果施行不下去,他是會真的失望的。

“照議吧。”李東陽開口,“殿下的要求我們總歸是要先做到。壽寧伯和建昌伯我們也不是就怕了他們。”

大明的臣子連皇帝都敢懟,外戚、藩王這些就更不放在眼裏,大家只是擔心這些措施落不了地,弘治十一年聖旨之後,到現在不就一直進展緩慢嗎?

“議事吧。”劉健最後出聲。

……

……

朱厚照本身自然知道,這其實就是宮裏的家事。外臣早就被他搞定了,哪怕整軍需要費些錢糧,但現在誰敢說個不字?

而宮裏的事,說到底就是弘治皇帝搞出來的,弘治皇帝又軟弱、有些怕老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張皇後。

有明一代,老朱家對皇後的家世要求不高。當初就是考慮如果本身就是大家族,再出個當皇後的女兒,那有可能對皇室造成威脅。

這種考慮當然不能算錯,事實上也挺有道理。明朝的‘外戚之患’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便是皇後出身小門小戶,她容易……怎麽說,她容易沒見識!

比如說小氣、不識大體、護短、沒有所謂的‘母儀天下’的素質。

沒辦法,一個法子不能兩頭占好處。

現在從小門小戶選,那說明皇後的娘家人以前過得一般,至少不是什麽大貴之家,一朝得勢,就喜歡給娘家人把這些‘缺兒’都補上。

娘家人呢,確實沒富過,一看閨女都是皇後了,那還不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張家人是這樣。

其實周太皇太後那邊,周氏也差不多。屬於大哥別笑二哥。

別看周太皇太後現在天天誦佛念經、與世無爭的樣子。那是她年紀大了,曾孫子都出來了還搞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