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醞釀(第2/2頁)

現在寫一個‘陛下聖裁’,不就是說他們認為這個安向伯說的有道理?

弘治皇帝覺得有些不對勁,

看來是朝中有人醞釀著對太子的不滿,這種不滿的發泄口……在本朝就只能是讓太子回去讀書。

不要再出來逼逼賴賴的。

那話說的不客氣的,其實意思就是你才讀幾天書啊?就動不動要來講道理。

“蕭敬,去傳太子過來。”

“奴婢遵旨。”

殺了人之後,總歸是不一樣的。

以前不管是出宮也好、派個三邊總制官也好,雖說叫許多人覺得不對味,但說到底威脅不到自身,

可這次便不同了。

朱厚照在東宮時,正在看楊廷和給他的信,周經是不會跟他報告案子辦理的進度的。只有自己人才會將信息送進來。

他也是有意,把這東西放給楊慎看,“你爹,讓我好好管教你。你瞧瞧。”

“小子若有不對的地方,殿下直言就是。”

“沒有。你看看他這信再說。”

古時候十歲出頭,其實也多少懂些事了,再過幾年都是當爸爸的人了。

楊慎看了父親的信,越是看到最後越是覺得觸目驚心,“齊寬乃是朝廷定下的罪犯,害民無數,為何還會有百姓阻撓辦案?!”

“還能為什麽。阻撓的便不是真正的百姓,他們為的是自己!”朱厚照撓了撓眉頭,“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好好想想。”

“殿下請說。”楊慎拱手,

“朝中的許多大臣,包括你的父親、以及你自己讀的書都說,士人應當為百姓著想、為天下蒼生著想是不是?”

“這是當然。”

“既然如此。你有沒有見過,哪一個官員,把自家的土地拿出來分給窮人?”

楊慎搖了搖頭,“這樣的事,還未聽說。”

“對,沒有一個人不這麽說,卻沒有一個人這麽做。”朱厚照誘導的說:“這其中的差別不值得你思考嗎?”

小小年紀的楊慎不由陷入了思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