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尼哈克公爵(第2/5頁)

白虎城的布市。

平時就熱鬧非凡的攤位這次是更加的“熱鬧”,只見一處空蕩蕩的攤位前擠滿了穿著長衫短衫的中年人和小夥兒。

他們有的是附近裁縫店的店主,有的是附近莊子上給老爺幹活兒的裁縫,還有的則是附近制衣廠裏的夥計。

這些人有高的,有矮的,有胖的也有瘦的,穿著、膚色和氣質的差別比牛和人還大,然而臉上的表情卻都出奇的一致,憤怒的眼神裏無一例外寫著義憤填膺這幾個字兒。

一名看起來頗有些威望的老人走在最前面,指著黑板上寫著的白字兒,氣的食指和胡子都在顫抖。

“一公斤棉布五十西嵐?!你們想錢想瘋了嗎?!”

後面的人見有人出頭,也跟著嚷嚷喊道。

“就是!”

“太過分了!”

“大家都是開門做生意的,你們怎麽能這麽不講理!”

坐在攤位後面的夥計一臉愛搭不理的表情,斜瞟了一眼這開裁縫鋪的老頭兒,又看了看他身後那群起哄的家夥,不耐煩地說道。

“講理?嘿嘿,今天五十你嫌貴,等明天漲到六十我看你還說什麽。就這價,你愛要不要吧!”

圍在攤位前的眾人聞言一片嘩然,然而坐在攤位後面的夥計卻一點兒都不怕,反而摳了摳耳屎。

兩個彪形大漢站在攤位的旁邊,就像兩只兇神惡煞的老虎,瞪得那些幸存者們不敢多言。

白虎城是虎州最大的聚居地,這設在白虎城的布市更是整個虎州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場,和猛虎軍的大爺們沒點兒關系能在這兒開張做買賣?

想屁吃呢!

不過說來也確實怪,原本這布匹的價格也沒這麽誇張,一公斤棉花也就10~15西嵐,加工成棉布翻一倍也就20~30西嵐,作價16~24加侖賣給金加侖港的行商,偶爾也用銀幣結算。

即,一公斤棉布1.6~2.4銀幣。

紡織業是最先從金加侖港流入虎州的產業,而虎州物美價廉的棉布也撐起了金加侖港出口貿易繁榮的半邊天。

然而最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金加侖港那邊忽然沖過來一大群商人,西嵐幣一麻袋一麻袋地往他老板的手上塞,不但吃光了紡織廠的庫存,甚至連明年的訂單都給預定了。

那些家夥就像瘋了一樣,好像手中的錢不是自己的錢,而是靠著某種便宜得來的。

雖然金加侖港的商人富得流油是虎州幸存者的固有印象,但以前的他們也沒這麽瘋狂。

加侖與西嵐幣有著不成文但公認的匯率,一般是4加侖換5西嵐。

這些人的西嵐幣也是用加侖換的,除非他們從銀行或者別的地方得到了更便宜的匯率。

他只是一個夥計,自然不知道那些商人們哪來這麽多西嵐幣,只聽說那些錢確實是皇室發行的不假。

那些行商生怕他們不收,還特地帶上了放款銀行出具的憑票,裏裏外外都足以證明這筆錢是幹凈沒毛病。

雖然奇怪,但送上門的買賣總不能不做,於是乎整個虎州的紡織廠庫存都被買光了。

一般而言,從紡織廠流入到布市的布匹多是制衣廠挑剩下的散貨,但這次各大紡織廠卻被那泛濫的西嵐幣榨的一滴都不剩,市場上流通的布匹自然也只能跟著漲。

擠在攤位前的眾人一番吵鬧推搡,但終究沒有人敢在軍閥的地盤上撒野,只能咽下了這口氣。

一些給老爺做衣服的下人們倒是爽快地付了錢,反正他們花的不是自己的錢,而他們的老爺更不差錢。

還有一些小店主則是掰著指頭一算,發現照這個價格買了材料回去做成衣服怎麽都是虧,於是罵罵咧咧地走了。

還有一些人則是聽聞布價還要漲,琢磨著可以投機,於是趕快掏出了西嵐幣先買了再說。

更多路過的居民則議論紛紛著,是不是猛獁城又出了大事兒。甚至還有人慌慌張張地傳著阿賴揚兵敗的消息,說什麽前線的裹屍布和繃帶告急,所以才讓這布價漲上了天。

然而這分析似乎又太片面。

畢竟不只是布匹的價格,甘蔗、白糖、大豆、玉米等等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在噌噌噌地漲。

一些人詛咒起了月族人,覺得是那不幹凈的血,咒殺了帝國的國運,只有用他們的血畫個大陣才能解咒。

也有的詛咒起了金加侖港的行商,畢竟那些趁火打劫的家夥確實不太道德,這西嵐幣的來路肯定不光彩。

一些有見識的人稀裏糊塗地罵到了遠在海涯行省前線坐鎮指揮的聯盟管理者楚光。

之所以說有見識,因為沒看幾張二手報紙的人還真不一定知道聯盟管理者的名字。

身於繭房之中的苦澀正在於此,由於缺乏獲取信息的渠道,有時候挨了打只看見巴掌,卻不知道巴掌拍在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