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始料未及才是人生的常態(第4/6頁)

為此他特意造訪過巨石城,拜訪過那場變革的經歷者,甚至和那位白發蒼蒼的巨石城圖書館館長墨爾文先生暢談,還看過那位老人為巨石城寫的編年史草稿。

他和那位老人一致認為,是哈爾的《幸存者日報》點燃了啟蒙的火種,斯伯格的《覺醒者波爾》團結了巨石城受苦難的窮人們。

變革的開端早在所有人都沒意識到的時候其實已經開始,而等到希德老爺試圖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早就為時已晚。至於籌碼、S幣、經濟過熱等等一系列的危機,不過是最終點燃火藥桶的導火索,讓這一過程加速,能少死幾個人罷了。

如果沒有那場新文化的啟蒙,那天夜裏死再多的人也沒有用,巨石城永遠都是巨石城。

而在與那位老人聊過之後,他已經找到了改變西嵐帝國的辦法。

就在加拉瓦公爵用“白象城至高無上的巨人”的身份,向《曙光花園報》慷慨傾囊並沾沾自喜的時候,他已經用“鼠先生”和“大角鼠”的筆名在薯條港的報紙上寫下了他最痛恨的東西——《皇帝的新馬車》和《一千根“針”》。

比起斯伯格而言,他是有一點優勢的,無論是文采和見識都比一個罐頭廠工人要豐富得多,而且最關鍵的是不用從識字開始學起。

謝天謝地,無論是出於貴族的面子,還是懶得自己給貴族夫人小姐們寫情書,加拉瓦公爵給所有的仆人都請了家教,哪怕是巴布魯那樣憨頭憨腦的家夥都會寫字,更不用說他了。

看著坐在辦公桌前老老實實幹活兒的編輯,站在百葉窗前的尼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看著那汙蔑管理者的稿子他心中沒有一點兒波瀾,不過這時卻眼睛一亮,忽然有了新的靈感,微微笑著思忖道。

“其實豪斯說的很有道理,‘懶惰’的巨石城注定走向滅亡,拮據才是保持進步的良方……讓我想想,下一篇就叫《紅土》好了。”

除了千柱之城的一千根柱子,再沒有什麽能比“紅土”更觸及婆羅行省幸存者們靈魂的最深處了……

……

由於“天堂之戰”主要是避難所的居民在前線戰鬥,戰爭的成本又由黏共體的各方承擔了絕大部分,因此遠在後方的聯盟居民其實並沒有感到生活受到很大的影響。

反倒是因為戰爭帶來的訂單,讓黎明城和巨石城的工廠又三班倒地運作了起來,一如當初落霞行省之戰時一樣。

不過不同的是,如今的聯盟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物資之豐富都已經不同以往。

為了吸引打工人來自己的廠裏幹活兒,各家工廠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不但承諾他們免費的住房和保險,薪水也是一家開的比一家高。

尤其是對於那些有技術和經驗的工人,那些工廠恨不得連他們下一代的教育都給包圓了,待遇一個比一個花裏胡哨,突出了一個誇張。

至於那些使出渾身解數都吸引不到人的工廠,只能從“改進生產力”或者“引入外來勞動力”這兩個方向上想辦法。

一些人工參與度較高的老舊生產線正緩慢地淘汰著,轉而使用電氣化程度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線。

由於西洲市的可控聚變堆,聯盟的能源成本很便宜,自動化方面又有101號營地的專家以及由他們培養的學生們幫忙。

再加上有了婆羅行省這個能夠容納落後生產線的“池塘”,淘汰的縫紉機、鍋駝機等等一系列的設備也有了去的地方。

聯盟的居民,尤其是曙光城的居民,已經在一定範圍內通過自身的勤勞和智慧結束了自己周圍的廢土。

楚光對他們的期望並不多,只希望他們繼續保持下去,過好自己的生活,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影響廢土上的其他地廢土客們就足夠了……

海涯行省前線。

今天的前線還是一如既往的絞肉,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那些已經適應了死亡的萌新們,絞肉絞得越來越熟練了。

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變化很明顯。

原本一條命只能殺十幾二十個菌變體就撲街的玩家,即便等級變化不多,人頭數也能輕輕松松上三位數了。

屬性只是影響戰鬥力的一方面,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

這大概也是這遊戲最真實的地方。

正在鋼鐵之心號上的楚光,收到了兩份來自遠方的報告。

其中一份報告來自101號營地,報告的撰寫人是小魚。

報告中主要敘述了百越公司的上市情況以及101號營地專家團隊的意見,包括當前市場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修復的漏洞等等。

對於這份報告,楚光相當的滿意。

不僅僅是因為那份報告寫的即使是肚子裏只有半桶水的自己也能看得懂,更是因為他從那報告的字裏行間中看見了小魚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