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始料未及才是人生的常態(第2/6頁)

坐在桌前的幾人相視了一眼。

“我沒法認同你,至少在我看來那家夥不值得同情,他從來沒為我們說過一句好話,直到最後才說自己是被迫的。而現在看,他當時也在說謊,這家夥從來都沒有反省過。”

“沒錯,他要是真的覺得自己錯了,就不會從這兒逃走了。不是有句話嗎,撒謊的人其實並不怕謊言被揭穿,害怕的是有人記得他撒過謊,而這裏所有人都記得。”

這番話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但也並非所有。

“……但正因如此,我倒是覺得他逃走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制定了法律,但恨他的人太多了。哪怕我們不會系統性的迫害他,也攔不住情緒失控的朋友朝他丟酒瓶子,甚至給他後腦勺來一槍。”

吵吵鬧鬧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了報時的鐘聲響起,一眾工人們扔下了杯盤狼藉,朝著上班的地方走去。

以前他們必須在鐘聲響起的時候準時到達罐頭廠,但工友會以“工人們沒有手表,離家之後只有聽到鐘聲的時候才知道時間”和“吃飽了才能精力充沛的幹活”為由,要求工廠要麽提供免費的工作餐,要麽給工人留出20分鐘的通勤時間。

雖然理由聽起來有些荒唐,但“兩害取其輕”,產業主協會最終選擇了後者,以不得影響生產計劃、工作前不得飲酒為交換條件,給了工人們二十分鐘“帶薪通勤”的時間。

對於工廠來說,能讓這些酒鬼們少喝點酒就已經能提升不小的產能了。

而對於那些工人們,哪怕是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爭取到的體面,他們在工作的時候也會稍微認真一點兒。

不過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工友會和產業主協會的討價還價,最大的受益者卻是工業區周圍賣早餐的店主推著餐車的小販,以至於一些上午不開業的酒館甚至變成了18個小時乃至24小時營業。

更長的營業時間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員工,否則就得支付昂貴的加班費,因此就連最不缺人的巨石城又出現了用工荒。

好在不斷湧入巨壁的幸存者填補了這一空缺,尤其是來自婆羅行省和中部諸省的移民,大多數人都會從洗碗開始做起。

不過,並不意味著所有。

比如尼揚就是個特例。

在大多數人靠著洗碗拿身份證的時候,他立刻想出來付費打工的點子,雇聯盟的公民來當自己的老板。

不止如此。

當愚蠢的狼族侍衛還在想著法子哄公爵開心的時候,他已經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自己開一家報社,專門寫加拉瓦公爵愛看的東西。

這其實很容易,甚至不用他耗費腦細胞去想,因為豪斯已經替他想好了,他只需要捏著鼻子把那家夥在演播室裏的胡言亂語抄到紙上,然後加點佐料端到加拉瓦公爵的桌子上就行了。

這份報紙的名字叫《曙光花園街報》,曙光自然代指曙光城,而花園街地鐵站則是清泉市的歷史地名。

沒有人會知道這份報紙只是不入流的小報紙,因為這份報紙根本不會公開發行。

這其實也算是鉆了聯盟法律的一個小空子,就和他最早拿身份時一樣。

只有公開發行的報紙需要經過行業委員會的資格認證,而他經營的報紙讀者只有加拉瓦公爵以及西嵐帝國使館的一眾工作人員,並且是以辦公耗材的名義刊印,甚至連【娛樂新聞】的標識都不用添加。

事實上,《曙光花園報》根本就不是以報社的名義注冊,經營品類填寫的就是辦公用具以及嬰幼兒用品。

僅僅只是名字叫報社罷了。

當然,由於曙光城當局對敢於說實話的老實人無情打壓,《曙光花園報》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需要好心人的贊助才能把真話繼續說下去。

尼揚讓負責排版的編輯除了賣慘之外,還在報紙的末頁留下了接收捐款的銀行卡號。

果不其然,他的報社收到了一筆又一筆的“匿名捐款”。

這些捐款的署名有時候是“白象城至高無上的巨人”,有時候是“仁慈且富有愛心的象族詩人”,還有“永流河上為平等而戰的船夫”,但尼揚卻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些馬甲其實都是一個人。

畢竟整個西嵐帝國使館只有一個人會把《曙光花園報》從頭看到尾。

更何況每次去銀行打款的時候,都是他替加拉瓦公爵去的。

若不是為了銀行的回執單,他連寄錢的步驟都能省掉了。

偶爾加拉瓦公爵被報紙哄的心花怒放,還會讓他把聯盟即將崩潰的消息拍成電報,發到婆羅行省的天都,和尊敬的巫駝大人一同分享那份淳樸的喜悅。

然而無論是加拉瓦公爵還是陛下都不清楚,整個報社從頭到尾都是他這位忠心耿耿的仆人自己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