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動物世界”與“聖經”(第4/5頁)

頓了頓,她繼續說道。

“軍隊在當時幹了什麽不是我的課題研究的重點,回到我剛才說的地方,這四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可能更早進入廢土,也更早的完成了從無秩序社會向有秩序社會的衍化,並在這個過程中誕生了大大小小的聚居地。這些聚居地以部落的形式沿著永流河畔分布,並逐漸向外擴張……”

“由於卓巴爾山脈以及婆羅海的阻隔,變種人和大多數異種都未能遷徙到這片區域,而水生變種人也在百越海峽以東止步,當地幸存者面對的壓力主要是一些野生動物和少量的異種。”

“雖然文明已經發生了系統性的倒退,但這兒畢竟仍然有不少舊時代的經驗和技術留下。這群識字率低下但生存技能豐富的幸存者們,擴張領地的速度要比原始人們快得多,他們很快便和落霞行省的幸存者們一樣,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封建王國。”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但人口飛速的擴張,而且還找到了安放他們靈魂的東西……”

說著,韓明月將那枚存儲卡從電腦筆上取下,在方長的眼前晃了晃。

“信仰。”

“不管崇拜的是抽象的神還是教條,在啟蒙運動前的古典時期,它幾乎是團結蒙昧的大多數的唯一工具,它可以暫時地讓人放棄對‘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三件事的思考,克制原始的本能,並像齒輪一樣維持一個龐大系統的運轉。”

方長的喉結動了動。

雖然那是他早有預料的事情,但聽到專業人士將其抽絲剝繭,心中還是感到了一絲震撼。

“所以千族千神是個謊言?”

韓明月用輕松的口吻說道。

“不能算是謊言,更像是一種偶然……這兒遺留有大量全息投影設備,主要是向遊客們介紹婆羅行省的野生動物,靠著儲能設備,它們很有可能在廢土紀元早期的五十年運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被一睜眼就在廢土上的二代、三代幸存者們當成神跡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能給他們一遍又一遍解釋的父輩只有不到三十歲的平均壽命。”

“你不妨試著帶入一下當時幸存者的處境,你是個從出生之日起便活在一片冰天雪地中的幸存者,帶著父親的遺物蜷縮在某個文化館的檢票口躲避暴風雪。”

“這時候AI識別到了你的存在,一望無際的溫暖草原出現在了你的面前,接著威嚴的聲音開始向你訴說起舊日的往事。過去的婆羅行省,是個連老鼠都能活的有滋有味的天國……”

試著帶入了一下當時幸存者們面臨的處境,方長腦補了好一會兒還是代入不了,最終搖了搖頭。

“……我再怎麽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老鼠的後裔。”

獅子或者老虎倒有可能。

韓明月笑著調侃了一句。

“人的祖先當然不可能是動物,但你完全可能把它當成與大角鹿神類似的東西崇拜……千萬別高估了自己,你之所以沒有這麽做,僅僅是因為你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真的理解了自己學的東西。”

無法解釋的全息光影只是開始。

當神跡成為現實,神跡就不再僅僅只是神跡,而是神靈降下的預言。

何況後來那全息影像中的畫面確實變成了現實。

廢土紀元50年,寒冬結束,婆羅行省的生態環境也逐漸變回了半個世紀前的模樣。

對於當時生活在永流河畔的幸存者們來說,這毫無疑問是他們供奉的圖騰顯靈。

雖然寒冬的結束只是正常的氣候變化,和他們的祈禱並沒有任何關系……

“我知道,”方長頗為感慨地說道,“不過話說回來,原來千族千神真的是人為劃分的。”

說到底,兩百年的時間還是太短了,根本不足以讓一群人在自然演化下形成一個新的人種。

除非是威蘭特人或者變種人那種純純的黑科技。

在不借助科學力量的情況下,他們至少需要千年以上的種族隔離才能讓日族人與月族人之間形成鮮明的特征差別。

像是有強迫症似的,韓明月糾正了他不嚴謹的說法,繼續說道。

“準確的說,是在集體無意識行為下形成的有限範圍自我認同,你可以發現他們的骨骼特征其實和逃難到落霞行省的幸存者們差異不大。排除營養、空氣濕度、以及光照量的影響,可以說他們就是一類人。”

方長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其實別說其他玩家。

就是他自己偶爾都會主觀帶入地球上的經驗,但其實仔細想想都知道,現實和遊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維度。

婆羅行省的廢土大概算是“經典開局”。

即,在沒有避難所居民、戰略武器打擊、變種黏菌母巢、變種人等等超然力量的幹涉下,純粹由秩序崩壞而形成的典型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