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欣欣向榮(第3/4頁)

畢竟這裏是聯盟的工業重鎮,商業方面並不如南邊的曙光城繁榮,大多數人來這兒都是找工作的。

只要工作就需要納稅,納稅便需要登記,因此這兒的“黑戶”理論上也是全聯盟最少的。

除了直接關乎民生的住房和產業之外,黎明城的另一大基建項目便是西洲湖東北岸的水壩!

西洲湖作為人聯時代的環境改造工程之一,可以算是河谷行省中部地區最大的人工湖。

這座湖泊在中洲大陸中部地區沙漠化治理工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進入廢土紀元之後,這座被荒廢的湖泊卻因為冰期結束、降雨量增加、湖床結構改變等等一系列的原因發展成了嚴重的水患。

如果能夠將這座“人工蓄水池”修復,從西洲市西北側至天水支流一帶的大片黑土地將能夠被釋放出來。

這項工程預計至少能為聯盟增加數十萬畝的耕地!

而且和落霞行省那些依靠“河堤”系統維持的耕地不同,這片黑土地的存在無需依賴於任何未知的技術。

雖然聯盟的糧食主要從附庸國進口,農業並非黎明城發展的重心,但沒人會嫌自己的耕地資源太多。

哪怕NPC們沒興趣種,扔給“瑪卡巴子”、“無聊打老虎”這些熱衷種田的生活職業玩家們去開發也是極好的。

數十萬畝的耕地,全新的生產方法和生產關系,開荒中可能遇到的麻煩……這要是換成土豆大廠的《和面1800》,當個資料片發都夠了!

在現實中承包一片上百畝的莊園得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在廢土上只要偶爾解決一下流竄的異種和廢土客就夠了。

總之,雖然期間經歷了包括戰爭在內的許多事情,但黎明城的工人們最終還是不負眾望地克服了萬難。

根據環境工程師布坦提供的圖紙和施工方案,在101號營地一眾專家與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西洲湖水壩總算是竣工了!

不只是西洲市北邊的那片黑土地,原本整個泡在湖水裏的四新區也重新浮出了水面。

以後穿過這片區域,再也不需要坐船了!

並且不止如此。

隨著湖水的退潮,這座被湖水塵封了將近一個半世紀的城區,還解鎖了不少之前玩家們沒有探索到新區域。

比如,位於四新區地鐵路段附近的100號避難所!

根據101號營地提供的資料,該避難所計劃庇護人數為三萬人,並原定於廢土紀元60年解除封鎖。

然而遺憾的是,廢土紀元52年,蔓延的湖水便將四新區整個淹沒,徹底封死了100號避難所的大門。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00號避難所承擔的任務是西洲市的重建。

甚至於,位於西洲市地下的備用可控聚變堆——也就是聯盟正在用的那台,原本就是為100號避難所而準備的。

由此可以推斷,100號避難所中應該保存有一定量的氦三資源儲備,居民中大概有相當比例的核工程師。

隱居在101號避難所的方法博士判斷,該避難所居民幸存概率僅為3.1%,繼續履行任務的概率不到1%,成功率更是接近於0,因此便將該可控聚變堆的坐標提供給了101號營地的廢土客們。

不過,關於100號避難所的庇護計劃到底是什麽,恐怕也只有那座避難所的管理者會知曉了。

也許就像瑞谷市的79號避難所一樣,對外宣稱承擔著西洲市重建任務的100號避難所,可能實際上在進行著其他庇護項目也說不定?

殷方對這座避難所非常感興趣,畢竟他的職業就是挖墳的,對咖啡機的興趣和對各種電子設備的研究甚至是醫療技能都只是順帶的。

楚光也是一樣。

不過比起殷方好奇的這座避難所“沉沒”的原因,他更好奇能從裏面撿到什麽寶貝。

目前聯盟的施工人員正在設法安裝一套排水系統,用抽水泵將灌進地下通道中的湖水抽出來排到北邊的天水支流。

由於大量裂爪蟹和軍艦蝦等水生節肢動物在這一帶築巢,施工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目前100號避難所的發掘工作,在黎明城的工作日志上排在次重要位置,僅此於一系列的工業區擴建計劃。

相信等這座避難所重見天日的那一刻,埋藏在裏面的一切寶藏和秘密都會隨之重見天日。

楚光對此寄予了厚望。

要是能挖出幾個老冰棍就更好了。

掌握戰前技術的各行業專家,對於現階段的聯盟而言遠比一兩台黑箱重要的多……

相比起日新月異的曙光城和黎明城,位於聯盟西境的落葉城雖然存在感低了不少,但發展潛力同樣不容小覷。

作為落霞行省與河谷行省南部的貿易樞紐,那兒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火車站和物流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