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百年孤獨(第2/5頁)

而委員會的防務部,也就是軍團的前身,這個名字與一個半世紀前的混亂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楚光的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好奇,順著小柒整理出來的線索,往後繼續看了下去。

威蘭特人的23對染色體完全由基因修飾技術設計,而素材則是從一個名為“威蘭特”的不完整基因庫中提取。

最初誕生的一千名基因原體,確實有著超乎尋常的戰鬥力。

他們在保留人性的基礎上擁有近乎野獸的戰鬥本能,即使沒有經過系統性的訓練,仍然能在格鬥中戰勝五名以上訓練有素的老兵。

然而雞肋之處也正在於此。

即使是繁榮紀元之後的戰場,依舊沒有多少徒手格鬥的機會。

強悍的肉體讓他們更適合參與傷亡率最高的危險任務,雖然超強的反射神經和運動能力讓他們能更高效的殺敵,但奈何他們的數量太少了。

這些超級士兵最終還是沒能在戰場上發揮太大的作用,而這也導致了他們在政治上更進一步地被邊緣化。

在幾次對變種黏菌的作戰之後,威蘭特人被單獨編成了一支快速反應旅,在一位名叫尤裏烏斯的年輕指揮官的率領下,使用後勤需求相對較低的廉價裝備支援正規軍的戰鬥。

而這位尤裏烏斯的生平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幾乎是和“威蘭特人計劃”同一年出生,並且由於父親是人聯第111軌道空降師的高級軍官,從記事起便接受了軍事化教育。

作為“舊人類”,他幾乎是和那些“新人類”們一起長大,而十五年後更是作為指揮官跟著那些新人類們一起踏上了對抗變種黏菌的戰場。

楚光用搜索功能檢索了“尤裏烏斯”這個名字,發現不到五十萬字的文獻中,這個看似普通的名字竟然意外的在後文中出現了上百次。

“……說起來軍團的元帥好像也叫這個名字。”楚光依稀記得聽瓦努斯說過他們元帥的名字。

不過在西海岸那邊,很少有人會直呼那個人的名諱,通常是用元帥這個稱號代稱。

“如果軍團的元帥和文獻中的尤裏烏斯是同一個人,那麽這家夥至少得活了一百五十年!”

楚光略微詫異地咂了咂舌頭,想象不到那是種怎樣的感覺。

擱《群星》裏面,一個活了一百五十年的軍官,就是扔“巡邏艦隊”裏壓海盜混日子也混滿級了。

食指在全息屏幕上繼續滑動,他很快往下翻了一頁。

跳過冗長的描述,時間很快來到了廢土紀元41年。

委員會對黏菌的清剿工作進展相當艱難,而無休止的寒冬讓資源匱乏、生產力低下的問題更加嚴重。

甚至有氣候學家絕望的表示,這顆星球或許不是在向“廢土行星”轉變,而是在向生態圈更為脆弱的“極地行星”演變,三分之一的陸地最終都將被掩埋在240米厚的冰層之下。

那場戰爭恐怕讓這個世界倒退了一萬八千年。

不過,即便如此,清除掉這顆星球上的黏菌仍然是最首要的問題。種種研究跡象都表明著,這種“簡單”的生物比這個星球上其他原生碳基生物更加耐寒。

如果不能在情況更加惡化之前解決掉這個麻煩,未來的麻煩將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到目前為止,幸存者們暫時還沒有發現黏菌的“自限性”,只是單純恐懼著那些扔核彈都清不幹凈的怪物。

如果讓那時候的幸存者們知道,其實只要放棄人聯時代的都市圈退到建築密度更低的郊區,等黏菌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後自己就會進入衰退期,恐怕也沒那麽多麻煩事兒了。

當然,這是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了,很多針對黏菌的研究成果正是在對黏菌的戰爭中被發現的。

總之為了減少人力的損失,委員會的防務部在“威蘭特人計劃”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要求——他們需要一種“既能快速量產,又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克隆人士兵。

他們不用很強大,甚至不必擁有正常人類的心智,但必須在最短時間完成從流水線到戰場的周期。

相比起廢土紀元21年的防務部門,41年的防務部門明顯已經逐漸走向了極端。

戰後重建委員會就相關立法一事召開了會議討論,生產、防衛、技術三大部門都參與到了這場辯論中。

這場會議被文獻記載為“三方會議”。

而這同時也是戰後重建委員會成立以來遭遇的第二次重大分歧。

長久以來積攢的矛盾在會議開始之前就已經達到了頂峰,而公開辯論的會議更像是一個宣泄口。

持續承受傷亡的防務部門,要求生產和技術部門提供一種“能夠在戰場上發揮足夠作用的克隆人士兵”,代替人聯士兵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