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當年韓趙魏三家可曾有分晉之心?(第2/3頁)

說著說著。

扶蘇也是滿臉慨然。

隨即。

他不禁頗為自得道:“然這次,先皇沒有怪罪,對朕也大為嘉賞,甚至稱扶蘇做的對。”

“哈哈。”

扶蘇大笑出聲。

頗有一朝揚眉吐氣之舒暢。

聞言。

百官面色微異,同樣是感慨萬千,始皇對天下的影響太大了,給人的壓迫感也實在太強了。

即便已離世五年多,依舊讓扶蘇這麽驚懼,但這就是始皇。

不過。

張蒼眉頭微凝。

心中不安之感卻越來越濃,他了解扶蘇,也很知扶蘇的秉性,越是這般感慨,越是要萬分小心。

但口頭上還是附和道:“陛下對關東的謀劃,的確精妙,以小博大,以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天下安寧,此等功業,足以彪炳史冊,自當為先皇贊許。”

“此陛下之英明決斷也。”

“臣同樣振奮。”

扶蘇笑著點點頭,似依舊沉浸在大秦列祖列宗的托夢中,感慨道:“朕同樣是備受鼓舞,不過正如獻公所言。”

“大秦之所以能有今日之偉業,蓋是源於晉國分裂,繼而讓大秦不再受束於函崤,有了東出的機會。”

“也因三晉的混亂,大秦才得以籠絡到天下如此多的良才,為大秦所用,自此奠定大秦強盛之基。”

“沒有這個強大領國的阻撓,大秦才得以掃滅周邊的戎狄,徹底清除腹背之患。”

“三家分晉的時候,秦國雖然表面上沒有大舉進攻,但其實獲得了不少好處。”

“也為之後一掃六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基本上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的話,秦國可能根本沒有逐鹿中原的機會,會被晉國這個強大的鄰國用函谷關鎖在關西。”

“大秦能一掃六合,一統八荒,最主要還是沒有晉國的緣故,若是晉國尚在,天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只是……”

突然。

扶蘇話語一頓,眉宇間露出一抹凝重跟沉思,他狐疑的看向下方百官,說道:“獻公先祖卻是要朕謹記晉國滅亡之患。”

“朕對此費解,不知諸位大臣,可對此有何見解?若有能解惑者,朕定重重有賞。”

一語落下。

整個大殿瞬間安靜。

百官心神一凜,聽到扶蘇突然的發問,百官一個激靈,徹底清醒過來,前面扶蘇說的一切,全都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這個問題。

晉國因何而亡!

這才是今日宴會的重頭戲。

隨著這句話的道出,這場宴會的大幕,才正式拉開序幕。

全場無人吭聲。

全都低垂著頭,思索著扶蘇這一問的真正想法,他當真是想問晉國之亡嗎?還是意有所指?!

百官暗暗斟酌著。

良久。

現任奉常陶舍出列道:“晉國之亡,亡在內爭,亡在制度落後,最終為韓趙魏三家瓜分。”

聞言。

扶蘇愣了一下,若有所思道:“是啊,晉國亡於內爭,亡於制度,在天下紛紛開始改革大潮時,晉國依舊耽於陳腐的三軍六卿制。”

“依舊沉迷於卿族家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利益紛爭,最終將這個天下數一數二的大國活生生拖垮了。”

“最終竟為臣子奪了天下!”

“何其淒慘啊。”

“這就是三家分晉啊。”

聽到扶蘇直接說出為臣子奪了天下,殿下百官臉色齊變,一臉驚恐的跪伏在地,驚慌道:“陛下,臣對大秦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請陛下明鑒。”

此刻。

所有人都慌了。

扶蘇這一句太過嚇人了。

扶蘇笑著看向下方百官,平靜道:“諸位大臣這是何意?朕只是感慨了一下晉國之亡,你們這麽驚慌幹什麽?”

“你們對大秦、對朕一片赤城,朕又豈會不知?又豈會懷疑?”

“諸位愛卿快快請起。”

就在百官顫巍巍站起時,扶蘇又冷不丁的補了一句:“當年韓趙魏三家初為晉國公卿時,也可曾想過日後他們的子孫會篡晉?”

扶蘇的聲音不大。

但舉殿四寂的情況下,卻無比清晰的落入到了朝臣之耳,百官面色發白,雙腿戰栗。

他們不是傻子。

哪裏還不明白,扶蘇這近乎是明示了,他對大秦的臣子不太信任,擔心有朝一日,大秦會重蹈晉國覆轍。

一念間。

百官只想重新跪下。

站著太嚇人了。

扶蘇坐在席上,舉起酒樽,自飲自酌了一口,待酒樽放下時,目光卻掃向了下方的百官。

從蒙恬開始。

其次是馮去疾,太尉李信,禦史大夫馬興,而後是九卿,每從一個人臉上掃過,被注視的官員都心中一跳,下意識屏住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