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蒙恬教弟!(第3/3頁)

“雙方沖突不會斷。”

“只看沖突,對雙方其實各有優劣,但其實不然。”

“若放眼全國,對朝廷的利是大於匈奴的。”

“大秦軍中奉行的是軍功爵制。”

“有沖突,就意味著有戰事,有仗打,也意味著底層的士卒,能借助這一次次沖突,獲得升官進爵的機會,這些沖突,對於雙方士卒都有磨礪作用。”

“僅是這些,恐也就那樣。”

“但你可還記得殿下在軍中推行了什麽政策?”

蒙毅目光微動:“士官轉職!”

蒙恬點頭,道:“現在知道了吧。”

“大秦是不怕打仗的,底層將士更不怕打仗,他們怕的是沒有仗打,怕的是打完仗,自己什麽都得不到,但士官轉職之下,給底層將士掃清了很多負擔,一定程度也凝聚了軍心,只是靠尋常訓練,或者年末的比試,去提升軍職,終究是太慢了。”

“而若是能跟匈奴始終爆發小規模沖突。”

“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跟匈奴沖突增多,對底層的士卒是壓力,但同樣也是機遇。”

“若是能抓住,他們便可節省數年時間,步入到士官行列,到時無論是繼續在軍中任職,還是轉職都有很大的選擇余地。”

“更重要的是。”

“能將殿下推行的士官轉職徹底深入人心。”

“為大秦將士信服。”

蒙毅若有所思。

經過蒙恬的提醒,他也反應了過來。

士官轉職這個政策是不錯的。

但惠及面太窄了。

對於底層將士而言吸引力不大。

然若北疆大軍跟匈奴不時爆發小規模沖突,那吸引力可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只要能打仗,那就意味著就算是底層的將士,也能飛快的提到提拔,到那時,殿下提出的士官轉職,無疑就成了軍中很多底層將士心中的明燈。

而轉職的士官也能填補地方官吏的空缺。

進一步反哺朝廷對天下的控制。

對匈奴而言,跟秦軍沖突,頂多是互相磨礪將士,但對大秦卻不同,不僅能讓一些政策得人心,還能進一步推進殿下力主的改革。

利處無疑更大。

“蒙毅明白了。”蒙毅頷首。

蒙恬感慨道:“現在你知道,為何我對這些爭議,始終緘默了吧,我並不能開口,殿下這些年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早已規劃好,只是在按部就班的推行,一切都井然有序,環環相扣,並沒有朝臣以為的風險跟冒進。”

“不過朝堂的大臣,並未審視清楚。”

蒙毅點頭。

但想將這些事情全部理清,需對大秦整個脈絡有清晰的認知,而這注定會攔住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