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貴賤無序,何以為國?!(第2/3頁)

所以他不渴望亂世。

他更喜歡在一陣陣痛之後,天下能夠盡早的來到盛世。

如此也不枉這麽多人的白白死亡。

張良沉默。

他第一次有所動容。

因為這跟他預想的說法不一樣。

而且他看的出來,這是嵇恒的真實想法。

他唏噓道:“這便是你助秦的真正原因?你並不相信亂世後天下會很快好轉,你只認為天下該盡快實現從亂到治,如此才能讓天下變得更好。”

嵇恒輕笑著點點頭。

他漠然道:“古往今來,天下變化很多。”

“但真正改變的其實很少。”

“唯有從周代開始的變法,天下漸漸跟過去變了模樣。”

“秦之所以為六國視為虎狼,當真是因為秦乃蠻夷?若是真論蠻夷,荊楚恐比秦更蠻夷,畢竟楚王這稱號,都是自己強加上去的,何其的蠻橫,然六國之楚國,卻同樣不待見秦,原因何在?”

“其實原因你我都心知肚明。”

“便是源於商鞅法。”

“商鞅法打破了舊有的很多秩序。”

“然底層的隸臣、亡人、還有普通民眾,都有機會踏入到原本只有貴族才能到達的地方,所以六國才這麽畏之如虎,唯恐自己的權貴身份被人奪走。”

“所以商鞅變法這百余年來,六國不斷的抹黑詛咒秦國。”

“同時在自家境內不斷造謠恐嚇,讓底層人信以為真,真視秦為殘暴之虎狼。”

“在百余年的抹黑下,秦之殘暴越發為天下認同。”

“也為天下民眾抵制反抗。”

“然事實真如此?”

嵇恒嗤笑一聲。

他漠然道:“你們不敢告訴底層真相,更害怕底層知道真相,因為你們害怕失去,害怕自己擁有的一切,有朝一日為其他人奪走,而奪走這一切的,非是秦之貴族,而是你們眼中的奴隸、賤民,更害怕有朝一日,自己也會淪為底層人。”

“你們很清楚的知曉,自己過去是如何對待底層人的,所以無比的擔心,自己淪為底層人後,也會遭遇如此黑暗的對待。”

“所以你們對秦這麽忌憚。”

“秦講律法之下一律平等。”

“你們則宣揚,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秦講法治,你們則講禮治。”

“隨著秦跟你們的理念越發背馳,你們就越發容不下秦的存在,一刻都容不下,只不過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越來越強,你們也只能趨於自保,隨著天下大勢既成,最終還是難逃覆滅命運,最終為秦一統了天下。”

“只不過隨著天下一統,貴族最擔心的事並未發生。”

“因為商鞅法崩壞了。”

“而在始皇這一番折騰下,秦法反而越來越崩壞,也將天下攪的越來越不寧,所以你們便再度猖獗起來,因為你們心中很清楚,秦終究跟你們不是一路人,你們也時刻擔心著,秦有朝一日會重回到商鞅的老路,所以你們必須要反秦,要滅秦。”

“等到滅秦之後,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秦的很多東西,都會被有意的抹去,有意的被隱藏。”

“因為你們不希望這些東西為外界知曉。”

“更不希望世人會懷念秦。”

“然秦真如你們所描述的那麽殘暴不仁?”

“呵呵。”

“恐怕並不是。”

“只是你們不會告訴世人,秦制究竟是什麽模樣,也不會告訴世人,秦為了保障底層的公正,付出了多少努力跟心血,也不會講所謂的‘曝首三日’,只為首級認定無爭議,也不會講秦法夏,每一個人被判刑的人,他們的罪狀都會如實張貼,只為讓外界清清楚楚的知曉一切始末。”

“因為這不是貴族的法。”

“貴族想要的法從來是‘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天下其實沒有法家。”

“只有變法者。”

“只是令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談及法家,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都是商鞅,韓非,李悝等人,李悝著《法經》,主導魏國變法,拉開了天下變法圖強的大幕,商鞅變法更是讓被諸侯鄙視的秦國,一躍成為強國並最終一統天下。”

“而韓非更是法家理念的集大成者。”

“只是……”

“他們的確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卻法家鼻祖是何人,天下知曉的人很少。”

“法家鼻祖。”

“不是商鞅,不是韓非,也不是李悝,更不是管仲、臯陶。”

“而是儒家之子產。”

“儒家連荀子這般大才都不想承認,又豈會宣傳子產?所以天下不知者很多。”

“就外界知曉的子產相關事跡,大多是子產執政鄭國,在鄭國內部變法圖強,但子產真正讓儒家忌諱如深的並非是子產主導了鄭國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