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遙望會稽山!(第2/3頁)

“而這豈是我們兩人能做到的?”

聞言。

何瑊張了張嘴,也是長嘆一聲。

他無奈道:“秦廷真是狡詐如狐,各種事情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將我們攪的一頭霧水,更是攪的六國貴族內部亂七八糟,不然何以會生出這麽大的嫌隙?!”

張良目光平靜。

他擡頭遠眺向天空,一輪金烏正緩緩升起。

將水面照的通紅。

他這次沒有勸說六國貴族撤離的心思。

他很清楚。

自己是勸說不動的。

能勸說動的,早早便離開了。

不能勸說的,再怎麽勸,都無濟於事。

他此行是想看看嬴政。

他很好奇,嬴政的身體,現在到底如何了。

這關乎著天下未來走勢。

而且這次秦廷做的事,明顯是謀算已久,根本就不是他們能針對破壞的,若是他們能凝合六國殘余勢力,尚且能夠撼動,只是六國貴族內部並不和氣,互相一直都有暗中提防,在這般情況下,哪怕張良自詡有驚世之能,恐也實難說服六國各家。

六國貴族太多太雜了。

此外。

他一直感覺自己似忽略了什麽東西。

他蹙眉深思著。

見狀。

何瑊也沒有再言。

他苦悶的坐在船頭,眉頭已皺成一個川字。

他也是飽讀詩書的人,又如何不明白張良的話外之意。

秦廷做事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給他們改變的機會,而且從始至終都表露出一種高傲的姿態,給人一種就是針對地方官吏的做派,前面還試圖有所偽裝,到後面更是直接裝都不裝了。

始皇沿途下去,沒有再搜查六國余孽。

反倒是禦史府跟廷尉府的官員,一直在各地遊走,搜查著各地官吏‘吏治’不端的證據,如此情況下,又怎能讓人生出太多戒心?

何況六國貴族內部並非一團和氣,互相之間也沒少生隔閡嫌隙。

此等條件下。

他們又怎能勸說成功?

而且若是真勸說成功了,將吳越兩地的貴族大部分遷徙,若是秦廷並未因此搜尋,那豈非意味著他們所做毫無意義,只是在耗損自家精力?

到時楚地的貴族又豈會沒有怨言?

只是若吳越兩地藏匿的貴族不遷移,若秦廷真就虛晃一招,最後大肆搜查,吳越如此輕敵之下,定會損失慘重,這豈非在白白損耗自身實力?

然正如張良所說,無論他們如何做,都不能做到兩全。

這便是秦廷手段的高明之處。

虛虛實實。

讓人防不勝防。

他們不僅要盯防秦廷的一舉一動,還要時刻關注六國貴族內部的情況,就算他們有通天之能,恐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大費周章下去,只會讓自己被其他貴族隔絕。

與其如此。

還不如什麽都不做。

想到這。

何瑊不由又長嘆一聲。

這是術。

是算計,更是陽謀。

算的是人心詭詐,算的是千人千心。

秦廷算準的便是六國貴族內部並不是團結一致。

很明顯。

秦廷的算計得逞了。

他們早早便清楚秦廷可能有的舉措,只是一來遷移人口不便,二來不少貴族心生僥幸,三來自詡秦廷不敢如此冒失,最終就釀成了當下的困局。

困頓無措。

隨即。

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何瑊道:“子房兄,那我們在吳越兩地散布的‘東南有天子氣’,這還要繼續散布嗎?”

張良搖頭。

他沉聲道:“不要繼續了。”

“將這則讖語散布在吳越本就是一個錯誤。”

“我們恐反會受到牽連。”

“這是為何?”何瑊面色凝重。

張良苦笑一聲道:“因為秦廷若是沒準備大肆搜查,結果因為這則讖語,對東南進行大肆搜查,而且還將消息傳出,到時其他貴族會如何看我們?會不會認為是我們在暗算他們?”

“到時豈會不因此與我們結怨?”

聞言。

何瑊面色一急道:“這我們當初也沒有想到啊,本以為這次始皇的意圖是針對我們而來,還有便是教化宣示,哪曾想,始皇根本就在戲耍我等,若是早知如此,我等又豈會做這麽冒失之舉?”

聽到何瑊提到教化宣示,張良一下子怔住了。

他想到了。

他知道自己遺漏什麽了。

教化宣示!

修人事以勝天。

這才是始皇這次巡行的主要意圖。

但這幾個月下來,始皇當真進行過教化宣示?

沒有。

但其實是有的。

只是他們的注意力都在秦軍的搜捕上了,忽略了始皇一直在做的事,在雲夢望祀舜帝,在廬山刻石頌揚大禹治水之功,這難道不是教化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