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儲君求賢令?!(第2/3頁)

“這才是你需在意的。”

“北原大軍的士官轉職並未完成。”

“你或許心中也清楚了,這是始皇故意為你留的。”

“為的便是進一步推進你的事。”

扶蘇苦笑一聲,道:“此事我的確知曉,也知曉是父皇信任,為我後續做事提供了很多便利。”

嵇恒冷冷一聲道:“你真的就只想過這麽多嗎?”

聞言。

扶蘇一愣。

他有些詫異的看向嵇恒,疑惑道:“先生之意,扶蘇有些不明,地方官吏空缺,不就是為後續北原大軍士官轉職提供機會嗎?難道還有另外說法?”

他的確有些迷茫。

從聽聞關東的事之後,他其實就已在暗中規劃,準備等朝堂穩定,就派人傳令到北原大軍,進一步推動士官轉職,讓軍功爵的事再度得到緩解,只是聽嵇恒一說,讓他不禁驚疑起來。

嵇恒冷哼一聲,漠然道:“始皇如此耗費心力,你就只用來填補空漏?”

扶蘇臉色一白,卻不敢有反駁。

嵇恒冷聲道:“扶蘇,你需明白,始皇在關東的這些舉措,的確有力的打擊了六國貴族跟士人的囂張氣焰,也狠狠地震懾了地方官員的首鼠兩端,但你也清楚,六國貴族跟士人不會善罷甘休的,一定會做出反擊的,等到始皇巡行結束,這些被著重針對的地方,定會生出事端。”

“而且……”

“始皇做了這麽多動靜,只是用來填補空缺,你不覺得有些浪費,跟大材小用了嗎?”

“你的視線太窄了。”

“當放眼於天下,放眼整個大秦。”

“有一句俚語說得好,趁他病,要他命。”

“眼下始皇鎮懾天下,六國貴族士人雖有報復之心,卻沒有報復之膽量,只能夾著尾巴藏匿,不敢拋頭露面,因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甚至大半年裏,都將是大秦難得的‘擴張期’,這是始皇以自己奔波勞累,甚至是以損耗大量元氣換來的。”

“在這一段寶貴的時間裏,大秦剛抓住機會,盡可能的‘攻城略地’、‘攻城拔寨’,而非是繼續如過往一般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始皇的身體,支撐不了下一次巡行,因而這段難得的機遇期,大秦若是沒有抓住,今後幾年十幾年都很難再有了。”

“現在大秦真正該做的,就是在關東徹底紮下鉚釘!”

“動作要狠、要快。”

扶蘇深吸口氣,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他的視線似乎只有自己關心的事,至於其他事,鮮少有太深遠的見識,也很少真正從天下局面考慮,也是連忙道:“還請先生教我。”

嵇恒沉聲道:“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

“六國貴族、士人日後一定會反擊,既然如此,朝廷又豈能就此作罷?兩者本就勢如水火,自不用留什麽情面,當在關東瑟瑟不敢出聲時,要更進一步的重創他們。”

“而最好的辦法是頒布‘求賢令’。”

“求賢令……這……”扶蘇叮喃,也是怔住了。

嵇恒冷聲道:“就是求賢令。”

“秦孝公當年頒發求賢令,廣招天下英傑,最終得以收獲商鞅,繼而開啟了大秦轟轟烈烈的一百余年,眼下大秦陷入困局,為何就不能效仿呢?”

“而且……”

“求賢,何為賢,由你定。”

扶蘇心神一凝。

嵇恒繼續道:“現在六國貴族跟士人是不敢太過聲張的,在此時發布求賢令,無疑會讓六國貴族跟士人內部生出嫌隙,而且你也莫要真就認為他們內部是鐵板一塊,貴族之間也有高門、寒門,士人之間亦有高士、布衣,每個人的志向都不同。”

“分而化之,方是正道!”

“另外。”

“想對杜赫等朝臣動手,就必須找到接替的人選,但朝堂之上,真正能接替這些官員的又有多少?跟你政見一致的又有多少?最終只不過是左手換右手,徒勞無功,因而真正的接替之人,當在天下,在四方,從微末中提拔上來的,這些人才會站在你這邊。”

“另則。”

“當初事務府的官吏,也該時候挪挪位置了。”

“千金買馬骨,之前是不適合,現在已經適合了,也該將千金放出去了,而且他們的提拔要在求賢令之前,讓世人知曉,跟隨你扶蘇的官吏是能得到提升的。”

“如此求賢令也會給人更大的吸引力。”

“事務府的官吏,終是跟你共事過,若是連他們都得不到提拔,這豈不明晃晃的告訴世人,仕秦,至少是跟隨你扶蘇,是得不到任何提升,也不會獲得更多晉升空間,這又如何能讓人甘心出仕?也豈能讓人情願出仕?”

扶蘇心中微動。

他為嵇恒的話說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