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第2/3頁)

另一邊。

當士官轉職的名冊徹底公布下去後,南海軍營徹底沸騰起來,大量的士卒聚集在一起,熱議著這次的名冊,不過在看到屠覽跟趙眛的名字時,都不由驚了一下。

但吃驚之余,則是更加信服。

畢竟連趙佗之子都在名冊中,這便足以證明這次朝廷的力度。

與此同時。

正在跟楊翁子商議對甌越百越人最後清剿的屠覽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不由愣了一下,他其實沒有想過會有自己。

一時間。

卻是有些茫然無措。

相較於屠覽的茫然,楊翁子倒是挺欣慰的。

屠覽自其父屠睢戰死後,心中一直憋著復仇之火,原本很是開朗的青年,現在已變得很是陰沉,對於屠覽的情況,楊翁子一直有所擔心,只不過南海戰事未歇,他也不好勸說,這次殿下將屠覽調離,對屠覽其實是一件好事。

遠離南海,或能讓屠覽走出來。

屠覽面露難色,遲疑道:“作為軍中將領,理應遵守命令,只是第三次征伐百越人在即,或許也是最後一次,如此戰事,我卻是不能參與,心中實在有所不甘。”

楊翁子道:“這次的戰事並無多少懸念。”

“甚至大軍都不會動用太多,我知道你復仇心切,但過去兩次征伐,百越早就潰不成軍了,只剩一下殘兵敗將還在苟延殘喘,根本用不著你這麽上心,自你父戰死後,你就性情大變,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太好,眼下也當走出來了。”

“雍城是一個大縣。”

“過去更是我大秦之舊都。”

“你被殿下器重,任命為縣令,日後當學習一下處理地方政事,自商君變法以來,大秦的士卒,不少出將入相,你若是能在地方做出成績,未必不能更進一步,比你父取得更高成就。”

“而且這次的事,你切不可多事。”

“你畢竟身份特殊。”

“乃是前任主將之子,在軍中地位相對獨特,若是你在此事上書反對,殿下定會酌情考慮,但此舉卻是會壞了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

“殿下之前便明言,這次轉職是強制執行的。”

“一旦變更就成了空談。”

“你也好,趙眛也好,都只能做表率!”

“決不能做反例。”

屠覽點點頭。

也是打消了去找扶蘇的主意。

既然屠覽已被決定調任,自不會參與接下來的軍事,因而楊翁子也沒有讓屠覽繼續待著,而是讓其先回去,將軍中事務交接一下,以便能盡快去雍城赴任。

等屠覽走遠,楊翁子笑著道:“殿下確實手段不凡。”

“借屠覽的特殊身份,將趙眛也給調離了,而且從上面的名冊來看,其中不少士官都跟趙佗有過直接或間接的接觸,等將這些士官盡數調離,趙佗在軍中的影響力將會大降。”

“如此。”

“南海大軍也能徹底安穩了。”

“只是殿下的成長未免有些太過驚人了。”

“不過這倒也是好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殿下對朝廷郎官似乎有所不滿,但對軍中士官卻是很器重,我楊氏子弟這麽多年,大多進入到行伍,此舉對我楊氏並無太大影響,甚至是利大於弊。”

“現在趙佗的羽翼已被枝剪的差不多了,也該將注意力放在最後的軍事上了,朝廷在南海付出了太多人力物力財力了,也該將這場持續多年的戰事結束了。”

楊翁子收回心神。

他再度看向身前的羊皮地圖。

做著最後的戰前準備。

對於接下來的戰事,扶蘇並沒有參與的念頭,他對軍事雖有所了解,卻並不精通,自不會去貿然插手,而且在決定軍隊士官轉職之事前,他更是特意找過李信,詢問了是否會對軍隊軍心戰力有影響,最終得到了李信的肯定答復。

正常情況有。

但軍中士卒多年征戰,心中都有強烈的厭戰情緒。

對戰事早就沒了最初的激情。

而且朝廷始終沒有明確表態,最終會不會讓他們回去,所以軍隊士氣普遍不高,只是因為之前損失慘重,士卒心中或多或少有怨氣,需要發泄出去,所以對第三次征伐並沒太多異議。

但士官轉職卻好似給軍隊注入了一股強心劑。

讓士卒們看到了一股希望。

尤其是前面將一些士官提前安排離開,這也意味著會有至少上百名新士官頂上,而這些人日後也是極大可能會被轉職調離的,這無疑會讓士氣大振,而且隨著秦軍對嶺南熟悉,百越人早就抵擋不住秦軍攻勢了,這些政策下去,只會激起士卒的戰鬥欲及立功的決心。

對軍心是極大增強。

此外。

打仗是能斬獲軍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