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五花八門的建議!(第2/3頁)

扶蘇略作沉思,問道:“此法可有弊端?”

史祿點了點頭,道:“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爵位五代內的確不用降爵,但卻是可以升爵,這也意味著今後天下百年,哪怕這百萬人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能夠升爵,那也將是一個不小的數量,對朝廷的負擔也會極大加重。”

“甚至足以拖垮朝廷。”

“而且這也意味著爵位制,在百年之內會陷入混亂。”

“影響太甚。”

“臣實在不敢去多想。”

“通過這兩個辦法,百年內,恐會有不少人爵位能提升到不更,到時天下服役人口將會大減,這無形間也會加重朝廷負擔,因而臣只是鬥膽提出,並不敢做出實質的建議。”

“請殿下明鑒。”

扶蘇頷首。

他對史祿視以嘉許的目光。

史祿的想法很瘋狂,完全是拆東墻補西墻,為了解決田宅的功賞,從而讓整個軍功爵制陷入混亂,這種混亂還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僅會加重朝廷的負擔,還會對天下造成極大的動蕩。

這種主意是不會被通過的。

朝廷也實在不敢拿帝國的命運去賭。

但史祿能提出一些跟其他人不同的觀點,這其實已很是不易了。

他自不會去指責。

而且他也清楚,若是真有兩全之法,以前早就有人提出來了,而想解決田宅的問題,注定要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朝臣希望犧牲宗室的利益,亦或者是犧牲底層的利益。

讓他們將自己的利益讓渡出來,也實在強人所難,他們是絕對不會輕易開這個口的,甚至連提都不會往自己等人身上提。

扶蘇心中看的門清。

這時。

馮去疾開口道:“臣倒是有不同的看法,關中的情況,軍中士卒恐早就有所了解,因而讓朝廷繼續分發田宅,也屬實強人所難,這一點,他們心中再清楚不過,而且相較於田宅,他們眼下更關心的其實是自家的生計生活。”

“臣認為或可進行免除徭役賦稅,降低地方征收的田租等,以此來挽回士卒之心。”

“但此舉或會讓朝廷的財政收入大減。”

“所以臣還建議對關東六地加征徭役賦稅田租等。”

“用以抵消關中的缺損。”

“關東畢竟是戰敗之地,理所應當當征收高稅高租,而且正如之前殿下所講,關中才是大秦根本,唯有鞏固關中,大秦方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因而損關東而利關中,在臣看來是十分可取的。”

“殿下以為何?”

扶蘇沉思了一下,再度搖了搖頭。

他凝聲道:“關東本就黔首未集,舊貴族亂法嚴重,若是繼續加征高額的口賦田租,恐會讓關東對朝廷更加離心離德,到時豈非是在助長關東舊貴族?”

“若真這麽做,恐用不了幾年,關東就亂了。”

“此法不妥。”

聞言。

馮去疾輕嘆一聲,沒有再說了。

此後陸續有其他官員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還有建議準許田地自由買賣的,其人稱管朝廷若是準許田地自由買賣,田宅便就有了價格,到時朝廷再足額將錢糧發給那些黔首,以此就兌現了對士卒虧欠的田宅。

諸如此類,建議駁雜。

扶蘇在全部聽了一遍後,心中也充滿了失望之情。

朝臣給出的建議五花八門,但大多就沒有可取之處,要麽就是負面影響更大,要麽就是完全的拆東墻補西墻,根本就沒辦法使用。

扶蘇也是十分心累。

這些朝臣可都是大秦的開國功臣。

大秦的各項大政,也都出自這些朝臣之手,但一向深謀遠慮的眾人,一提到田宅的功賞時,一下子就消停了,一個個變得平庸甚至是昏庸了。

良久。

在四周安靜下來後,扶蘇突然問道:“諸位提出的建議,若是放在諸位身上,或者說諸位眼下就是那些黔首,可會答應爾等自己提出的擇換建議?”

一語落下,四下陷入死寂。

無一人應聲。

所有人都久久沉默了。

捫心自問,若自己是那些黔首,會接受這些擇換嗎?

不會!

他們在心中回答的很利索。

那些東西說的再厲害,再天花亂墜,價值也遠遠比不上實際的田宅。

田宅才是實打實的東西。

不然當初王翦伐楚時,為何特意向陛下索要大量田宅?不就是因為這些田宅才是最為實際的嗎?也是最直觀現實的,也是最能余蔭後世子孫的。

其他的也配跟田宅相比?

這個道理他們心中清楚,卻是並不能直接說出。

扶蘇冷眼以觀,漠然道:“諸位為何沉默了?難道諸位也不認可自己的建議?諸位自身尚且不能說服自己,又如何去說服更為勢利更為現實的黔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