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今日還國,冠劍任事!(第2/2頁)

魏勝連忙道:“臣不敢。”

扶蘇進到殿內,跟魏勝一般,他的正妻、妃、子女都在殿內賀喜,扶蘇深感厭煩的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離開,只是說了聲自己舟車勞頓,不想理會這些,說完便徑直沐浴更衣去了。

半晌。

扶蘇換了身整潔的衣裳。

他並未在雍宮待太久,直接去覲見了父皇。

扶蘇回宮的消息早就傳入始皇耳中,對於扶蘇的到來,始皇絲毫沒有意外,他平靜的打量了扶蘇幾眼,欣慰的點了點頭,道:“黑了,瘦了,但比過去更顯精幹了。”

聞言。

扶蘇心頭一熱。

他已很久沒得到父皇誇獎了。

這一次,始皇第一次為扶蘇放下了幾乎永無休止的案頭事務,也第一次下令在書房中設置了小宴,疲憊松弛的靠著坐榻與扶蘇攀談起來。

父子二人,始皇問著,扶蘇說著。

扶蘇將自己在九原大軍中的所見所聞一一說了出來,其中包括九原大軍對匈奴的防範與反擊,也說了自己在軍中底層的見聞,還夾帶著說了一下自己南來北往途中的種種見聞。

書房中氣氛很是融洽。

在聽了一陣扶蘇的見聞後,嬴政饒有興致的問道:“你這一年在地方花了不少時間,曾在老秦地走了一遭,也在荒涼的北原待過,給朕說說,天下現在的治情如何?”

扶蘇面色一緊,知道父皇是在考校自己,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在腦海想了一番,沉聲道:“這十年下來,父皇立國之初定下的盤整華夏大業,已初見成效,道路通暢,商旅來往大見稠密,川防盡去,大河舟船密集了許多,田渠通暢,農耕田疇大見好轉,一路都是生機勃勃,再無當年戰亂時之亂象。”

嬴政呵呵笑道:“說說有甚缺憾。”

扶蘇面露猶豫,最終還是坦然道:“就兒臣深入地方的了解,大秦只有涉及朝廷大政的事務得以落實,至於關涉到民生相關的諸般實事,依舊很是雜亂,甚至是毫無進展,亦或進展寥寥。”

“具體說說。”嬴政平靜道。

扶蘇道:“兒臣這段時間去到北原大軍,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大秦廢除了六國的貨幣,統一使用秦半兩,但天下秦半兩數量很少,地方很多依舊流通著六國的貨幣。”

“民眾遷徙的問題。”

“父皇本意是讓關東跟關中互補,以消弭兩地之間的仇恨,但實際效果並不佳,遷移過去的老秦人,因數量相對較少,反倒為六地的本來民眾欺負,加之地方官吏的偏向,不少老秦人對此是怨聲載道。”

“關中跟關東區別對待甚矣。”

“另則。”

“六地的人口登錄情況。”

“我在軍中不時跟軍中底層士卒交談,還跟修長城的徭役進行了交談,其中不少是來自六地的黔首,從他們口中無意間得知,地方的豪強貴族,過去沒少隱匿人口,而這些人口都並未登錄在大秦的戶籍上。”

“還有各地的田稅徭役等問題,各地的糧食品種產量不一樣,稅收也不盡相同,但地方官吏沒少用最高的田稅徭役征收,但交上給朝廷的卻是最低的,繼而從中牟取到大量的利益。”

“……”

嬴政靜靜的聽著,神色很是淡然平靜。

見狀,扶蘇思緒飛動,說的卻很是平穩,他道:“除涉及民生的諸般實事,具體的便是民生改制相關,關中跟關東實則是兩套制度並行。”

“地方官吏具有極大的量裁權,當初朝廷本是讓他們依循實際情況,做出對地方最為有利的選擇,但現在已成為地方官吏謀私的自留地,他們通過兩種制度的異差,進而人為制造出一個錢糧差,從中謀取海量利益。”

“地方黔首深受其害,也深受其苦。”

扶蘇說的很是起勁。

說到動情處,甚至是手舞足蹈,掩不住心中憤怒。

對於扶蘇的激動,嬴政並未見怪,也並未斥責,只是淡淡的聽著,等扶蘇將自己的聽聞全部說完後,嬴政才淡淡的點點頭,道:“民生多艱,朝廷過去對民生改制相對有些放任了。”

“不過民生算不得太重要。”

“至少眼下不重要。”

聞言。

扶蘇瞳孔微縮。

眼中滿是震驚跟不可思議。

他有些不解,為何父皇會這麽說?

對於扶蘇的詫異,嬴政淡漠道:“你跟嵇恒有過不少次的交談,嵇恒也給你說了很多道理,但可曾一次說過要去解決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