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天下是大秦的,這才重要!

扶蘇一怔。

他在腦海想了想,似乎並沒有提過。

嵇恒的重點只有一個。

固本。

民生雖也曾提過,但提的很簡略,並未真的切實說過,要去真正的解決。

扶蘇垂下頭,低聲道:“嵇先生未曾說過。”

“你可知是為何?”嬴政道。

扶蘇搖頭。

嬴政淡漠道:“天下事務很多,就算是朕,也不能面面俱到。”

“當初淳於越在宮中說:‘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國無輔拂,何以相救哉!’這句話朕很早就聽說了,但朕卻始終不聞不問。”

“道理是一樣的。”

“而這也是天下的治國方略。”

“無論任何言論,只要不寫進奏章,不說在廟堂,那便永遠的當沒聽說過,永遠的不據以論事。”

“天下政事之多之雜之繁,就如天上辰星,數不勝數,就算朕再大公至明,再躬操政事,再起居無度又永無歇息,也永遠處理不完的,天下真正需要處理的事情,便是寫進奏章裏的政事,也只有這些。”

“因為只有這些事是迫在眉睫的。”

“至於其他的,你處理不過來的,也處理不完的。”

“尤其是民生。”

“民生二字涉及民眾生計生活。”

“豈是輕易能動的?”

“這個道理滿朝大臣都知道,所以地方很多事情,朝廷官員當真不知情嗎?”

“非也。”

“他們知情。”

“而且比你想象知道的還多。”

“但他們卻無一人說出來,原因何在?”

“便在於民生相關,牽涉的人數太眾,只要有一個不慎,對天下的影響,就不是一人兩人能解決、能承擔的,若是因處理不當,而激起地方更大的怨念恨意,到時只會適得其反。”

“民生重要嗎?”

“重要。”

“但同樣也不重要。”

“民生重要的是涉及到兩三千萬人,不重要同樣是因為有兩三千萬人。”

“朝廷除了大政相關,朝臣呈上來的奏疏。”

“都是救急!!!”

“朝廷也只能做到救急。”

“至於你所謂的改善民生相關,根本不是眼下朝廷需考慮的,朝廷也沒有那麽多精力,更沒有那麽多的心力去解決,只要地方還能夠維持,那便說明大秦現行的體制是正確的。”

“是不需改變的。”

“至於後續需不需要改變。”

“那取決於朝廷當時的具體情況以及對當時民生的考量。”

“此外。”

“朝廷對民生相關的,只有在抉擇大政時做一定的偏移,但也僅此而已。”

聞言。

扶蘇臉色發白。

他怎麽也沒想到,父皇會說出這番話。

民生民生。

民眾賴以為生。

但為何朝廷就不以民生為重?

對於扶蘇的驚駭,嬴政並未做過多解釋。

有些事扶蘇日後就清楚了,或者去詢問過嵇恒後,也就清楚了。

大秦管不了民生!!!

扶蘇在一陣心驚後,還是忍不住問道:“父皇,兒臣還是不解,大禍如果已顯出端倪,為何朝廷還要聽之任之,任由這些禍事不斷蔓延,最終禍及整個帝國,那流失的可是民心根基,是帝國河山啊。”

嬴政冷笑一聲,漠然道:“你作為朕的長子,大秦的長公子,心中要有一杆秤,用以權衡天下事務。”

“更要分清孰輕孰重。”

“天下初定,創制大事接踵而來,然內憂外患俱待處置,你認為朝廷真有余力去處理這些?你可知你口中的民生改制,會牽涉到多少事,多少官員,多少人?”

“鹽鐵之事,你有所參與,當知曉其中之難,何況錢糧更甚的民生?”

“嵇恒曾說過,大秦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相較於這兩個問題,民生之事根本算不得重要,不要聽了一些事情,見識了一些事,就草率的做出決斷。”

“大政的推行,沒有相應的社會結構支撐,那就是一份空文。”

“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

“落實不下去的空文,就算頒布下去又有何用?不過是幫地方官吏進一步謀私罷了,相較於去解決寬泛的民生,以及去解決所謂的黔首未集跟舊貴族亂法,大秦現在更應該做的是‘固本’。”

“這才是正事要事!!!”

扶蘇張了張嘴。

卻是什麽話都說不出口。

他本以為自己把那些事說出來,父皇會因此做一些斧正,或者是進行一些制度的改善,卻是沒曾想,父皇根本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完全當沒有聽到,這對扶蘇的沖擊很大。

對扶蘇的迷惘,嬴政根本沒理會。

若是扶蘇連這點道理都想不明白,他又豈能真去解決好民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