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軍政分離是大秦的紅線!(第3/4頁)

胡亥默然。

聽到嵇恒的話,他想起了王賁臨死前,評價王離的話。

王賁當時說:“此子心志無根,率軍必敗,讓陛下勿以老臣父子為念,任用此子為將,錯用此子注定誤國誤軍。”

當時始皇一口答應。

說只教王離日後入軍多加歷練。

結果轉頭始皇就將王離安排到了北原大軍為副將。

胡亥面色微異。

但很快就恢復如常。

正如嵇恒所說,王離才能不夠,用來平衡軍中勢力尚可,讓其領兵打仗,實屬有些不夠看了。

始皇本就只存著讓王離平衡,所以也不算出爾反爾。

胡亥給始皇開脫著。

嵇恒也沒有就王離多講。

王離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雖出身將門,獲封侯爵,就誤以為自己真的名副其實,而後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中,最終歷史也給王離上了慘痛的一課。

世人皆知巨鹿之戰。

卻極少人有人知曉,項羽當時擊潰的正是王離。

當時王離起初雖被項羽打的喘不過氣,但畢竟出身將門,排兵布陣還是有一套的,只是一直沒有等到援兵,而他之所以等不到章邯的援兵,正是源於王離的心高氣傲。

當時章邯為主將,王離對章邯卻一直有微詞,最終王離在求援章邯時,被章邯的弟弟章平懷恨在心的將救援書攔下了,以至始終沒有得到援兵,最終被項羽擊潰,繼而導致了秦帝國的覆滅。

王離的起點太高了。

又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知之明。

還被捧到了高位,以至徹底膨脹,最終為人所惡,害人害己。

不過說到這。

很多人恐都不知章邯同樣為軍二代。

其父章湣為秦將,章邯能三十出頭就進入少府為官,正是繼承了其父爵位,而當年章湣在王賁麾下任職,所以王離對章邯其實一直有些輕視。

種種原因釀成了惡果。

胡亥猶豫良久,沉聲問道:“王離當真不堪大用?”

嵇恒點了點頭,開口道:“出身太高,自小被人捧著,又身居高位,加之同一輩的蒙恬軍功彪炳,王離下意識會認為自己同樣如此,認不清現實,又難能委以重任?”

“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胡亥面色陰沉,卻也沒有反駁。

他知道嵇恒沒必要在這事上騙自己,而且王賁當時都這麽評價王離了,知子莫若父,這又豈會有差?

只是……

他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嵇恒自是看得出來,他搖頭道:“你最近來的這麽頻繁,恐是受了趙高的教唆,趙高估計這段時間,沒少慫恿你去跟扶蘇爭奪,你來這邊次數不少了,我也就多說幾句。”

“趙高此人不能大用。”

“更不能盡信。”

“他在這大半年裏,經歷了顯赫一時到門可羅雀,心態很難調整過來,眼下只怕是發了瘋的爬上去,這種人不是你能駕馭的了的。”

胡亥道:“他是我外師。”

嵇恒輕笑一聲,淡漠道:“外師?眼下他能依仗的也就是外師這個官職了,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而不是去慫恿你達到他想你達到的。”

“看你這模樣,對趙高恐很是信服。”

“這其實正常。”

“但你莫要忘了一點,趙高是個官宦。”

“宦官身體有疾。”

“你或許理解不了‘有疾’的狀況,就這般說吧,身體有疾的人,他們比常人精神更為敏感跟脆弱,一旦遇到事,就容易走向極端,以及變得瘋狂,為達目的更是會不擇手段。”

“而皇城中宦官數量不在少數。”

“這麽多‘有疾’的人待在一起,你認為真的會和和氣氣?相較於朝堂上的官員,這些人的爭鬥無疑會更加激烈,也更加兇狠,甚至是殘忍。”

“他們敏感而脆弱。”

“這些人是經不起任何刺激的。”

“一旦遭受刺激,就會發瘋似的去宣泄。”

“眼下趙高明顯是受了刺激。”

“從當初被蒙毅判處死刑,關押入獄,再被始皇釋放,又被卷入徐福的事,這幾起幾落,只怕讓趙高的不安全感達到了極致,所以他才這麽迫切的想你去跟扶蘇相爭,唯有你贏了,他才能翻身。”

“他也才能將受到的屈辱報復回來!”

“但趙高自己並無太多才能。”

“他甚至算不得寵臣。”

“你之前似說過,大秦立國時,朝中官員空缺,始皇曾詢問趙高,他可有意出仕,然最終為趙高拒絕,而這其實說明了一件事,就是趙高不認為自己在朝中做事能繼續討的始皇歡心。”

“他的才能都是為迎合討好上面。”

“讓他去切實的做事,實則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