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公開的秘密不等於秘密的公開!(第2/3頁)

“大秦何以去安天下?!”

扶蘇滿臉不安。

他切實的感受到了危機。

以往就算聽到地方有事,他也並未放在心上,秦軍之威早已傳遍天下,但秦軍之根基在關中,眼下關中如此虛浮,一旦生出動亂,勢必會殃及軍隊,到時大秦豈非危險了?

軍隊不穩,天下何安?

而且對天下形勢了解越多,他越發深刻了解到,六國貴族的復辟大潮必然到來,關中跟關東勢必會有一次決戰。

若真到了那天,關中卻連十萬兵都拉不出來。

這又如何去安定天下?

扶蘇思緒翻湧,心中滿是惶恐。

嵇恒面色鎮定,他擡眼看了看扶蘇,微微頷首,扶蘇能洞悉這麽多,已很是不錯,但還是帶著一股‘匠氣’,也有些過於相信地方官員給出的資料了,這些數據或許沒錯,但關東人老秦人又豈能這麽輕易兩分?

嵇恒將酒壺放下,緩緩道:“我不知這些數據來自何處,想必是來自地方官員,亦或者直接來自丞相府。”

“但就我而言,這些數字不客觀。”

“也缺乏說服力。”

“或許老秦人消散的確存在。”

“也很是嚴重。”

“但過於強調老秦人跟關東,未必沒有包藏禍心。”

聞言。

扶蘇卻是一怔。

他正襟危坐,肅然傾聽著。

嵇恒道:“數字的確不會騙人,但記錄數據的人,或者向你說數字的人,卻未必不會騙人。”

“因而要有自己的甄別能力。”

“誠然,老秦人這些年征發很是誇張。”

“但老秦人如何定義。”

“如何劃分?”

“誰人定義,又誰人區分?”

“關中腹地及秦國最先立足的隴西,這部分為嬴秦部族,自當屬於老秦人,但關中其他地方呢?像你所說的巴蜀、關外呢?這些地方的秦人算不算老秦人?”

“又以什麽為區分,時間?為秦吞並的長久?”

“亦或者其他?”

扶蘇默然。

他在心中想了想,給不出依據。

嵇恒笑了笑,道:“做不出區分的,評定是隨心的。”

“對於嬴秦部族來講,除了嬴姓一脈的人,實則都是‘新秦人’,而對西河巴蜀等郡的人來講,他們之內被秦吞並的,都是‘新秦人’,若以始皇上位時來講,關東之人皆為‘新秦人’。”

“但始皇在位近三十六年。”

“秦占據南郡、上黨等郡,遠比一掃天下來的早。”

“這些人又如何算?”

“新舊秦人之分,其實是利益博弈。”

“有的人在借此為自身招徠權力,爭取利益,而這樣的情況,大秦其實已發生過。”

“逐客令跟諫逐客疏!”

聞言。

扶蘇瞳孔陡然一縮。

他其實聽得迷迷糊糊,但在聽到逐客令跟諫逐客令後,瞬間想清楚了原委。

一下反應了過來。

嵇恒道:“始皇初掌權時,曾下發過逐客令。”

“逐關東官吏。”

“而當時逐客令一下,秦國官府近乎癱瘓,原因便在於‘秦’‘客’難分,當時鹹陽官員,有三四成是關東人士,而官吏中更有五六成是關東人士,逐客令下,關東人士全部被驅逐出了秦國。”

“是故鹹陽各官署成了瘸子瞎子。”

“公務癱瘓,許多事直接亂的沒有頭緒,也沒有人能及時理順。”

“逐客令逐的是關東人士。”

“但關東人士如何區分,卻是模棱兩可。”

“客居的算關東人士,入秦定居的算嗎?還有昔年亡國的文明風華之邦,譬如魯國、宋國、越國、吳國、薛國等等,這些人為關東出身,但早已亡國,故千裏迢迢入秦仕秦,尋個差事,這些人算關東人士嗎?”

“百年時間,因為秦國強盛,加之秦國廣泛吸收關東人口,入秦的關東人口高達上百萬。”

“逐客令下卻一律歸為了關東人士。”

“最終結果你也知道了。”

“逐客令下,秦廷亂成一團,官署徹底癱瘓。”

“不過數日,始皇就廢除了逐客令,更是下令讓軍隊攔阻離秦官吏人口,並給予優待以收攏士心。”

“眼下其實是同樣道理。”

“你心中可以有新舊秦人之分,但不能主動說出來,更不能以此為依據,去做厚此薄彼的舉措,因為你控制不住這個度的,一旦開了新舊秦人之口,下面的官吏只會根據對自己有利與否,選擇性去執行,最終情況只會不斷惡化。”

“老秦人的確遭遇了諸多不公,你身為大秦長公子,就算心中有波動有擔憂,但也只能以‘秦人’為念。”

“以‘秦人’的角度去改變、去解決,而非是片面的劃定新老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