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烽火戲諸侯?(第2/3頁)

但通過接力擊鼓,通知幾百裏外的諸侯,這畫面實在有些抽象。

只是這或許才是歷史的真相。

嵇恒看著身下的竹簡,似想起了什麽,從數十卷竹簡中翻了起來。

最終。

他翻到自己想要的了。

《清華簡》跟《竹書紀年》。

《清華簡》是楚國史官記錄的史書。

《竹書紀年》是晉國史官及三家分晉後魏國史官記錄的史書。

他結合翟尤說的,以及這兩份史書,在腦海中沉思了一會,漸漸理清了一條線。

一條外戚的線!

嵇恒沉聲道:“周幽王的丈人是申國的國君申侯,而西周時拱衛王室的是鄭國和虢國,兩國都受封於宗周附近。”

“從竹書紀年來看,申國是姜姓古國,始建於夏朝。”

“在周宣王時,申國被分為西申國和南申國,這或是周王室有意分化的結果,而分化的代價,則是西申國君申侯可為周王重臣,還能跟周王室聯姻,因而在幾十年內,申國在周王室內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外戚勢力。”

“甚至能強到左右周王室內政!”

“我這幾日看了一下秦史,上面就記有,當時周孝王是想改立非子為大駱的繼承人,借此來取代申侯的外孫嬴成,但遭到了申侯的阻撓,於是周孝王順水推舟,另封了一塊土地給非子。”

“還讓庶出的非子恢復了嬴姓的宗廟祭祀。”

“這分明是一場政治博弈。”

“周孝王借賞賜非子,分化了本親近申侯的秦人。”

“而本是庶子的秦非子,一躍成為了嬴姓大宗,此舉定會引得本為長子的嬴成不滿,嬴成的外祖父是申侯,而秦非子去到秦亭時,西戎多次出手,而西戎跟申國關系親近,所以翟尤你前面說的不對。”

“哪裏不對?”翟尤一愣。

嵇恒緩緩站起身子,邊思索邊道:“你前面說,嬴成一脈是跟西戎的對抗中被夷族,但嬴成是申侯的外孫,本就跟西戎關系親近,這個說法根本就站不住腳,極大可能是秦非子跟周王室合作,共同對抗嬴成跟西戎,在幾次交手中,徹底滅了嬴成一脈。”

“滅掉嬴成一脈,或許是秦非子,給周王室的表忠。”

“秦人跟西戎的交惡恐由此開始。”

“這一切其實都是周王室跟歷代申侯暗地的奪權。”

“不過申侯也不是吃素的,在嬴成一脈盡滅後,申侯當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非子,借此拉攏秦人勢力,而秦人也得以喘息,只不過此舉卻惡了周王室,因而一直為周王室針對。”

“竹書紀年中記道。”

“周幽王廢除申侯的外孫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之子伯盤為太子,而宜臼出走到了外祖父的西申國,周幽王大怒,發兵圍攻西申國,不過卻為申侯算計,落入到了申侯跟西戎的圈套,最終連同自己的新太子伯盤兵敗被殺。”

“看似周幽王為犬戎擊殺是偶然。”

“但實際並非如此。”

“周幽王七年,虢國滅掉了焦國,並把虢國遷到了三門峽,三門峽自來就有‘五山四嶺一分川’之稱,西接關中,北鄰三晉,東守中原,而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就坐落於此。”

“從周幽王的種種舉措來看,他恐很早就意識到申國的威脅,也很早就開始未雨綢繆。”

“一旦西征戎狄不利,還可以東遷避禍。”

“周幽王十年,周幽王跟天下諸侯嵩山會盟,此次會盟恐是相商跟戎狄作戰,因而大致可以得出,當時的周王室多次遭受西戎的侵擾,宗周區域早已危如累卵,對內世襲的貴族官僚早已尾大不掉。”

“結合周厲王時的國人吊詭。”

“周幽王實際恐是一位試圖勵精圖治的君主,在繼位幾年的時間內,做了大量的政治軍事部署,為了擺脫跟西戎交往密切的老丈人申侯對朝局的控制,最終選擇鋌而走險,廢除申侯的女兒和外孫宜臼,可惜最終功虧一簣,被‘大孝子’周平王宜臼暗通申侯跟犬戎背刺。”

“最終兵敗被殺。”

“落得個身死國滅,遺臭萬年的悲慘下場。”

“周平王因弑父弑君,嚴重違背了周禮,因而不為天下諸侯認可,為了拉攏各諸侯國的支持,周平王便給天下諸侯開出很多承諾,其中就有將秦正式封為諸侯,同時將周人世代居住的宗周故地賞給秦人的承諾。”

“這才是秦人真正崛起的真因。”

“而正是因周平王的得國不正,導致周王室威望盡喪,天下自此進入禮樂征伐皆自諸侯出的動蕩亂世。”

嵇恒輕嘆一聲。

施施然的坐回位置上。

他過去對這段歷史很模糊,也一直有疑惑,但經過《竹書紀年》、《清華簡》以及翟尤的口述,他對西周末年的事,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在西周最後幾十年,周王室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