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千年的懸案!(第2/2頁)

翟尤說的很簡略。

他對很多事情也知之甚淺。

嵇恒在聽了一陣後,翻開一份竹簡,補充道:“周厲王繼位後,並沒有遵循舊歷,啟用世為卿士的舊貴族,而是任用了在經濟和軍事上有所專長的榮夷公和虢公,當時周王室國勢日漸衰弱,榮夷公為挽救周王室的經濟,便采取了山林湖澤為王室專利的措施。”

“最終此法致使民怨沸騰。”

“周厲王還在輿論上采取了高壓政策。”

“凡是誹謗天子的人都會遭到刑殺,而後世聞名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便出自此事。”

翟尤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

“在這條命令頒布幾年後,周人就手持棍棒圍困王宮,叫囂要攻殺周厲王。”

說到這。

翟尤不禁笑了笑,說道:“吊詭的是,在這時周厲王還命令臣下領兵護衛,卻被那些將領直接回懟,‘大王,我們寓兵於國人,國人即兵,兵即國人,國人皆暴動,大王又能調集誰呢?’”

“因而周厲王只能帶著親信逃離國都。”

“最終客死他鄉。”

嵇恒將一份竹簡合上,搖了搖頭道:“周厲王或許是有不道之處,但從你口中所述,以及一些竹簡上的記載來看,我認為就這麽認定周厲王是昏庸之君有些偏頗。”

“當時史書多為專職的貴族記載。”

“而周厲王的所為,明顯跟舊貴族相悖,也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所以史筆所載不能盡信。”

“周厲王的一些舉措是值得肯定的。”

“他或許是一位想有作為的君主,甚至的確做到了一些作為,不然當時國力強悍的楚王熊渠,斷不會因為懼怕周厲王的征伐而自去王號。”

“因而對於周厲王的評價,不當只從中原的史書,還要結合蠻夷戎狄的看法。”

翟尤眉頭微皺。

他卻沒想到嵇恒會為昏君說話。

不過他也並未反駁,只是安靜的坐在一旁,任由嵇恒將這些話記下,只是在細想了一番後,似想到了什麽,嘀咕道:“這位上吏說的倒也有幾分道理,當今大秦推行的‘官山海’及前段時間的‘焚書坑方士’,跟周厲王所為,未嘗沒有幾分相似。”

翟尤的聲音並不大。

但在寂靜的亭長室,卻讓人聽得分明。

扶蘇等公子臉色微變。

嵇恒擡起頭,緩緩看了翟尤一眼,又看了幾眼臉色鐵青的諸公子,淡淡道:“兩者某種程度而言,的確有相似之處,不過周厲王的舉措更為激烈,他幾乎將所有的舊貴族及周人都給得罪了,因而注定會失敗。”

“我們這次前來,就是要記下這些。”

“以便後世以史為戒。”

聽到嵇恒的話,扶蘇等人面色稍緩。

但依舊面色清冷。

唯有扶蘇深深的看了嵇恒一眼。

他想到了嵇恒之前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只是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闡述,對比周厲王的改革,以及大秦相關的改革,未嘗不是印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不過嵇恒吸取了經驗。

這才沒讓大秦重蹈周厲王的覆轍。

嵇恒緩緩道:“從相關史書來看,秦人因周興而衰,也因周衰而興。”

“不管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周王室在當時的確是日漸衰落,這一點無可置辯。”

翟尤點點頭,道:“的確如此。”

“在族中一些書籍中記有,當時以獫狁(xiǎn yǔn)為首的戎狄,也加強了對周王室的反抗,就在周王室大廈將傾之際,周王室為了自保,開始大規模動員一切能動員的力量,其中就包括了秦人。”

“也是從這時起。”

“傲慢的周人終於向自己長期輕視的秦人低下了高貴的頭。”

翟尤眼中很是興奮。

仿佛自己就置身於當世,看著周人向秦人求援,過去不可一世的周人,自此再也不能對秦人目空一切了。

嵇恒搖了搖頭。

他對秦人跟周人間的愛恨糾葛不感興趣。

他感興趣的是周幽王的懸案。

這幾天,他一直在看帶來的史書,看的越多,越感覺周幽王的事撲朔迷離,只是當年申侯犬戎攻破鎬京後,焚燒了大量的周史,很多歷史真相也為之被掩埋。

他心中已隱隱有了些猜測。

但還不夠。

只是了解的越多,越認可成王敗寇。

翟尤道:“也是在這時,秦人徹底迎來了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