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重走開國路!(第2/3頁)

“這決然不是!”

“大秦能從微末崛起。”

“除了歷代先君先王的努力,也離不開底層民眾的信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大秦能一統天下實是得了萬民之心。”

“何以短短數載,就民心盡失?”

“就算民心喪失,關中對大秦的感情,也定最為篤實。”

“先生之前說大秦首要在固本。”

“固本固本。”

“固的就是關中之本。”

“我若連去到地方的勇氣都沒有,又何談去鞏固關中民心?”

“又哪有顏面去實現民心歸復?”

“只是在自說自話。”

“多謝先生指點,扶蘇已明白了。”

“此次回去,便向父皇請求,重走大秦歷代先君之路,深入地方體察民情。”

“急民所急,解民所憂。”

扶蘇一臉肅然,恭敬的朝嵇恒作揖。

嵇恒坦然應下。

嵇恒緩緩道:“你能明白過來,還不算晚。”

“你並非真要深入地方,去跟地方黔首密切交談,地方之隱憂,非是短時能解決的,不過有實地了解就已足夠,你更需知曉的,是通過重走大秦的開國路,去了解大秦過去的歷史,借此喚起民眾對大秦的認可和好感。”

“人都是有感情的。”

“哪怕是一句突然關心,也會讓他們觸動良久。”

“大秦這些年對天下壓榨的很厲害,不僅關東對秦怨聲載道,關中的民眾同樣如此,你以長公子身份去到地方,卻是能無形間拉近跟關中民眾的關系,而且又通過民眾了解過去之事,無意識間讓他們緬懷起過去,也會讓他們憧憬起未來。”

“以此來減弱對現在的憎惡。”

嵇恒目光一沉。

在心中暗暗嘆氣一聲。

他發現自己似乎越來越冷血了。

也少了一絲溫良。

所思所想首要考慮的是利益。

聞言。

扶蘇若有所思。

他本以為嵇恒讓自己重走開國路,是為了讓自己體會大秦先君的艱辛,但嵇恒後續的這番話,卻讓他當即醒悟過來,嵇恒只是想借重走來招徠民心,讓民眾減少對秦廷的怨恨。

扶蘇道:“扶蘇明白了。”

嵇恒深深的看了扶蘇一眼,悵然一嘆,沒有再開口。

他其實很想讓扶蘇真的去走。

但大秦眼下問題繁多,以扶蘇的才能,根本就招架不住,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讓扶蘇借此去招徠人心,讓關中黔首感念舊情,不至於怨恨之意繼續滋長,為大秦後續改變多爭取一點時間。

大秦欠缺的就是時間。

聽到扶蘇的話,胡亥眼皮一跳。

腦袋垂的更低了。

嵇恒掃了胡亥一眼,並沒有太在意,繼續道:“今天就到這吧,回去跟始皇說一聲,擇個良辰吉時就可以去了。”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有時適當的深入地方,對天下也會理解更深刻。”

扶蘇點點頭。

他本想讓嵇恒替自己講一些史。

但前面那番話,也是讓他明白,自己已偏離了。

自不會再繼續。

他拱手道:“多謝嵇先生指點。”

“扶蘇告退。”

“胡亥也走了。”胡亥跟著說了一聲,也跟著走了出去。

去到院外,胡亥有些好奇道:“大兄,你真要聽嵇恒的,去效仿先君的道路?”

扶蘇正色道:“自然要去。”

“我們這些年在父皇的羽翼下,生活的太過安逸了,早就忘卻了四周並不安全。”

“之前的宗室子弟,在我們這個年紀,早已出入疆場,建功立業,或者為政地方了,我們在宮中讀了十幾二十幾年書,卻也只是讀了十幾二十來年的死書,不出去走走,又如何領略天下的美好?”

“書中得來終是淺。”

胡亥凝聲道:“但我看嵇先生的意思,分明是想讓我們走六地啊。”

扶蘇看了胡亥一眼,道:“有何不可?”

“腿生來就是用來走路的。”

“跟大秦歷代先君相比,我們走點路又算什麽?”

“當年整個關中一片荒涼,是大秦的先祖帶領著一眾秦人披荊斬棘,靠著頑強的意志硬生生打下來的,我們現在享受著祖輩的余蔭,豈能因此懈怠?整日想著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眼下大秦時局維艱,我們更應勉力同行。”

見扶蘇一臉堅毅,胡亥臉色變了變,也沒有再開口,附和道:“兄長教訓的是,是胡亥不思進取了。”

不多時。

兩人回了宮。

扶蘇徑直去了鹹陽宮,將嵇恒的想法告知給了始皇。

嬴政高坐其上。

聽完扶蘇的話,嬴政眉頭微皺。

他的目光停在扶蘇身上,沉思了好一陣,才淡淡道:“準,此事就交由嵇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