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 兒臣感覺大秦要亡了!(第2/2頁)

“兒臣現在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父皇——”

扶蘇撲拜在地,再度痛哭失聲。

嬴政看著滿臉痛苦的扶蘇,眼中閃過一抹慈祥,沉聲道:“只要父皇還在,大秦就倒不了!”

“至於嵇恒所說,聽一下就行了,不要真的當真。”

“世間諸事,你盡力而為。”

“就算嵇恒所言為真,法真成了儒的另一種形態,那也是後世自己的選擇。”

“大爭之世,百家爭鳴。”

“脫穎而出的,僅儒墨道法四家。”

“墨家自墨子開始,一世而衰,要求過於嚴苛,非常人能做到,也無法為天下效仿。”

“道家無為,親近自然,順天應時。”

“只是何為天?順的是何意?道家沒有說。”

“只強調要德治。”

“但如何讓民眾有德?又如何德治?道家也沒有說。”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在民眾的心中地位很高。”

“道家之術,破除不了民眾心中的祀,破不了祀的道,無法為大秦所用。”

“因為民眾信仰鬼神,而大秦解釋不了鬼神,那勢必會遭致民眾反對,天下祀廟無數,朕當初曾讓內史騰在南郡做過一次嘗試,清理非法的淫祀淫祠,但效果並不佳,甚至引得南郡暴動連連。”

“一郡尚且如何,何況整個天下?”

“朝廷若執意破祀,黔首就會去集附儒家。”

“孔子編纂的《禮記·祭統》上面寫道:‘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祭為儒家推崇。”

“朝廷想鎮撫民眾,就只能接受這套。”

“而這正是儒家的利害之處,將底層民眾的信仰跟儒學攪合在一起,再通過有教無類,形成一個龐大的士人群體,而今天下士人跟底層民眾,大多都受到儒家影響。”

“百家亦然。”

“為了自家學派存續,只能依附於儒學體系。”

“天下尚儒。”

“大秦安能真的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