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接攤子

夏日的清晨帶著一絲涼意, 聽到窗外的公雞打鳴聲,廖杉如同鯉魚打挺般,猛地從床上起來。

把身上的毛巾被撩到一邊, 廖杉匆匆下了床,走去屋裏的衛生間洗漱。

這個一居室房子原本是安排給蘇聯專家的,面積不算小, 有二十多平,一張寬敞的單人床、實木書桌、衣櫃等家具一應俱全,因為是夏天,爐子被挪到墻角放著, 走好的煙管直通窗外。雖然沒有設計廚房,但配備了單獨的衛生間,整棟樓都是這樣的配置,條件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好了, 只是在蘇聯專家們全部被調走後, 大多數的房間就這麽被空了下來。

在留學生們回來後,這些房間就被安排給他們住了。

廖杉刷了牙、洗好臉後換上一件白色短袖襯衣和軍綠色長褲,她在蘇聯穿的那些衣服都不能穿了,現在因為兩國關系緊張, 國內“反修”,所有的花衣服、西裝都成了“修、資”的象征,能穿的衣服樣子就更少了。

她剛把門關上, 沒一會兒又用鑰匙開了門, 探進來半個身子, 把放在門口椅子上的一本書拿上, 再次把門鎖上。

從二樓下到一樓,廖杉走出專家宿舍樓, 就能看見旁邊一樓的住戶在他們家窗戶外面壘的一塊菜地,一茬茬翠綠的蔥苗茁壯成長生長著,一旁還有一個雞籠,紅冠子的公雞昂著腦袋還在賣力扯著嗓子打鳴。

看看,這才是年代文的常規打開方式。

廖杉嘆了口氣,提了提肩上的包帶,她感覺自己只不過是換了個時間、換了個地點,上更累的班。

她認命的往外走,穿過擺著一排排晾衣架的院子。

走到門崗前,廖杉停下腳步對著站崗的士兵利落的敬了個禮。

“小姚同志,早上好啊。”

那士兵笑著露出一排大白牙,“廖工,早上好,這麽早就出門啊。”

“也不早了。”廖杉和他寒暄了兩句,出了專家大院,朝著前面的飛機廠走去。

從蘇聯回到國內已經一個多月了,廖杉有種又一次穿到五十年代的感覺,不對,現在是1960年了,她是“穿到”六十年代了。在她離開的這三年,國內也一刻不停地在發生著變化。

各式票據層出不窮,雨傘票、鬧鐘票……現在基本買什麽都要票;

豬肉、白糖等等副食品憑票每月定量供應,現在實行等級工資制,工人分為8個技術等級,技術系列分為18個等級,有全國統一的工資標準,像廖杉這種飛機工程師拿九級工資,一月102元。並且因為她屬於高級知識分子,實行特殊供應辦法,每月可以拿到肉兩斤、白糖一斤、雞蛋兩斤。

廖杉邊走邊翻著手裏的書,快速記著上面的文字。

沈市飛機廠就在專家大院前面不遠,走過一條街,沒一會兒廖杉就走到了飛機廠門口,那裏同樣有站崗的士兵。

廖杉掏出工牌,被放行進去。

腳下步子邁得又大又快,廖杉步履匆匆走進飛機廠內的食堂,這個點裏面人不多,她直接走到窗口,“錢嬸,胡俊明他們來吃過飯了嗎?”

窗口後面戴著帽子的中年婦女說道,“沒呢,今兒個還沒見著他們,還像以前一樣,你給他們帶飯?”

廖杉點了點頭,遞出糧票,“我給帶吧。”

等她從食堂出來,廖杉肩膀左高右低,不讓肩膀上的包帶滑下,兩只手拎著十來杯豆漿和一大袋的油條,小心的向著飛機廠裏的研究所走去。

研究所位於飛機廠一隅,四周圍墻高高壘起,門口同樣有士兵站崗,管理嚴格。廖杉再次掏出工牌,盡管她回國後就每天來報道,但站崗的士兵還是必須先看工作證、再對人臉,人證統一,才能放行。

走進去,研究所裏有兩棟樓房,一個是設計樓、一個是圖書館。那棟四層樓房就是設計樓,一樓是個大車間,之前一些從蘇聯拉回來的零部件會在這裏進行研究和初步組裝;二樓到四樓分別屬於飛機組、材料組和軍械組,同時還配備三個實驗室,分別針對結構強度、特設和系統。

設計樓的樓下又有士兵站崗,廖杉又一次掏出工牌,片刻後才被允許進入。

廖杉拿著滿滿當當的早餐上了樓梯,二層是一整個大辦公室,六張巨大的桌子上都很淩亂,上面全是數不盡的圖紙、演算紙,前後靠墻的兩排沙發上躺著幾個人,拿報紙蓋在臉上,身上衣服皺巴巴的,不知道幾天沒換過了。

王川澤從旁邊的廁所裏出來,擡手把眼鏡戴上,黑發沾著水汽,一看就是剛去洗了把臉。

他看到廖杉,加快腳步上前接過她手裏拎著的東西,往桌子那邊走時順勢輕輕踢了一腳躺在沙發上的人。

鄭子昂猛地坐起身來,蓋在臉上的報紙滑到肚子上,他雙眼無神,眼下是一片青黑色,下巴上冒出一片青色胡渣,本就普通的長相更加遜色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