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要走了

七月中旬, 這天飛機設計系的研究生們要進行他們的畢業答辯。

廖杉穿了身得體的深灰色女士西裝套裝,剛走出學生公寓樓,就被狂風卷挾的暴雨淋了一臉。

莫斯科怎麽下了這麽大的雨?

廖杉在心裏腹誹, 有些羨慕下午才去答辯的卓婭,說不定到下午雨就停了。

她打開雨傘,把文件包護在胸口, 還好她出門前在包外面套了個塑料袋,包得很嚴實,不用擔心會打濕裏面裝的論文,就是她自己, 恐怕走到學校就會很狼狽了。

廖杉撐著傘,頂著大力的狂風往外走了兩步,險些被雨傘帶著一起讓暴風雨刮跑。

一只骨節分明的手從後面伸過來,幫她抓住了雨傘。

廖杉側頭看過去。

“我來吧。”王川澤說, 他今天也穿了一身黑色正裝。

“啊, 謝謝。”廖杉松開手,把被雨水打濕、糊了一臉的頭發掖到耳朵後面。

王川澤一只手就穩穩撐住了雨傘,護著廖杉往莫斯科航空學院走去。

滂沱大雨,街上幾乎沒什麽人, 大家都在室內躲雨、工作。

簡直歷險般,廖杉一下子沖進教學樓裏,長出了一口氣, 不用照鏡子她都知道自己現在是有多狼狽。

王川澤把雨傘收起來, 沾了雨水的眼鏡鏡片影響了視線, 他只能把眼鏡摘下來, 對著變模糊的廖杉說,“傘給你。”

廖杉見他渾身也濕得厲害, 接過雨傘後去掏和包一起放在塑料袋裏的一卷衛生紙,“你要不要擦擦——”

“謝了!”

突然一只手伸過來,接過廖杉遞過來的衛生紙,鄭子昂也是一副落湯雞模樣,“怎麽今天是這麽個天氣?”

他擦掉了臉上的水,才發現面前的廖杉和王川澤俱是看著自己,鄭子昂看著兩人,疑惑,“你倆不收拾一下?”

廖杉的目光向下,落到他手裏的衛生紙上。

鄭子昂後知後覺,趕緊遞出去,“哦哦哦,你倆也趕緊擦擦。”

三人匆匆忙忙把自己收拾妥當些,走向答辯的教室。

教室內老師比學生還要多,由29個來自不同學校的專家教授組成學術委員會主持,共同評審學生交上的畢業論文。

廖杉曾面對過更多人的場面,但此刻她把自己全文118頁、圖59張、14張表的論文報告,提交給學術委員會審閱,她站到講台中央,面對下面的教授們,還是不禁緊張起來。

也許是這三年的學習她拼盡了全力,也許是太想畫下一個完美的句號,又或許是在緊張未來。

廖杉緩緩吐出一口氣,擡眼間已經找回現代召開汽車新品發布會時的狀態,自若的開始自己的答辯,“Учителя, привет.(老師們好)。”

她用流利的俄語說著,“我叫廖杉,我研究的課題是飛機發動機喘振現象及如何進行幹預控制。旋轉失速和喘振是兩類主要的氣動失穩流態,極大的限制了飛機渦輪發動機的工作範圍、性能及可靠性……”

巴浦林諾夫看著講台上侃侃而談、自信冷靜的廖杉,心中滿是滿意,在她對答如流的應對學術委員會提出的各種問題時,他就知道,她一定可以順利通過答辯的。

就在這時,突然教室外面教務處的同事探頭進來,拍了拍巴浦林諾夫的肩膀,示意他出來一下。

巴浦林諾夫疑惑的走了出去。

半晌後,他再走回教室,臉色變得不太好。

鄭子昂注意到了,他拿胳膊肘搗了下只顧著關注廖杉的王川澤,小聲的說,“你看老師的表情,廖杉答辯不是挺順的嗎?”

王川澤看向巴浦林諾夫教授,也是有些不解。

講台上,廖杉結束自己的答辯,對著學術委員會的二十九個教授鞠躬,隨即下台。下一個答辯的鮑裏斯上台,他把自己的論文交上去。

巴浦林諾夫站在教室後面,朝廖杉招了招手,“來,三,過來這邊。”

他的身邊還站著王川澤和鄭子昂,廖杉走過去。

巴浦林諾夫看著自己這些華人學生,面露不舍,“大使館的人叫你們不要耽擱,以最快的速度畢業,盡快回國。”

三人俱是愣住,這消息實在是太突然了。

“畢業證書以及三年的成績單我會催促教務處那邊先抓緊給你們辦好,”巴浦林諾夫說道,“最早應該明天上午你們就可以來拿了。”

第二天,拿到了蘇聯國家考試委員會授予的飛機設計專業“飛機建造工程師”稱號的畢業證書、以及記載了三年學習的全部課程成績為“優秀”的成績單後,廖杉和其他的留學生們在蘇聯的學習就這麽戛然而止了。

本來今天不用來學校的蘇聯同學們整齊的聚集在學校裏,送別的還有這三年教授過課程的老師們。

卓婭依依不舍的拉著廖杉,“我會想你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