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拆分南直隸?(第3/3頁)

“各省府縣,大災小災的,減免之後總計七成多。按嘉靖五年以前的數字來看,倒是比過去能多收上四成。南直隸和三省,今年能收上六成,比過去多上一成半。”

楊慎匯報了這個數字,張孚敬默默不語。

按照重新清丈田土造的黃冊,若是定額十足地收上來,大明的錢糧是當真能“歲入倍之”還有多了。

但現在的情況是,還只能收到七成多。原因嘛,就像蘇州。雖不是天風,但還有地龍,有流寇,有水患天幹……

雖然實際收到的已經比過去要多了,卻算不得卓有成效,何況如今朝廷財計開支又比過去更大。

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南直隸和三省在拖後腿。這四地加起來,賦稅占到大明近半。他們能多收起來一些,對總量的提升會很可觀。

“六成,呵……”張孚敬也目光森寒,“今年是湖廣天幹、南直隸和浙江天風,明年呢?尤其南直隸,諸府州因為過去南京戶部代征,賬法甚至都沒推行新賬,查起來更麻煩。再加上南京新練振武營,存留也更多。起運送京的,只怕比過去只能多上一成了。”

“國務所料無差。”楊慎佐證了他的評估,“能多一成,已是不易了。”

“想用這多出來的一成買個相安無事,那可想錯了!”張孚敬站了起來,“我這邊回去和費總宰商議。陛下既以民政委國務殿重任,南直隸大多事難道不是民政?陛下不方便出手做的事,正該國務殿做!”

楊慎心裏一驚,不禁站了起來:“張國務,難道……”

張孚敬又拿出了當初在廣東一往無前的氣勢:“這樣的小案子,查不出什麽,辦不了什麽。不逼到墻角,誰會跳腳?大明不能只有一個南直隸還始終是異類,錢法推行在即,更不容南直隸還自成天地。放心,本國務心裏有數。”

從嘉靖六年第一次按照清丈田土後的新標準全國征糧,當年糧賦比過去就多上了兩成。

去年,又多了一成半。

今年把南直隸和江西、湖廣、浙江都納入北京戶部直征體系,卻只再多半成,總共比過去多出四成而已。

雖然商法推行之後,直接征收的稅銀數目比過去多了不少,但銀子終究要換成各種物資。

現在這新法成效在糧賦上的增長速度越來越慢了,恐怕最終也只能達到定額的八成多,畢竟每年難免有些地方遭災、要減免。

歲入十年倍之,張孚敬猶記得當初自己殿試那一年朝廷君臣之間爭論的是什麽。

現在,已經是陛下登基的第九個年頭了,馬上就是第十年。

稅銀已倍之,但那是宗室勛戚在皇帝強壓下,由那麽多企業每年必須按商法和稅法繳納稅銀的結果。

糧賦呢?

江西、湖廣、浙江抱團在南直隸周圍,始終拖著後腿。國務殿和北京六部的諸多政令,始終還要過南京六部一道。

多一道流程,就多一道油水,朝廷就多一道損耗,地方則多一層上下其手的空間。

嘉靖八年臘月的望日朝會,在皇帝給出的三個月內查清蘇州府受災情況實情的截止日期之前,被許多人暗中稱為張殺頭的張孚敬出班凜然道:“臣國務大臣領戶部事張孚敬有事請奏。”

朱厚熜看著他,平靜地說:“講。”

張孚敬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道:“黃淮水患,河道總督劉天和已有治理方略。事利千秋,然治河非一日之功,更牽涉黃淮下遊諸府縣。為免將來令出多衙、通行不暢,臣請南直隸長江以北設淮揚承宣布政使司!”

國議殿外正飄著小雪,許多朝參官打了個冷顫:拆分南直隸?

朱厚熜眼睛一亮:張孚敬找的好理由!好時機!

這個時機,指的是快過年了。

這絲亮色隨即被他隱去,過一會緩緩開口:“茲事體大,年後再議吧。其中利弊,茂恭應該已經有了一本奏疏詳細闡明吧?先呈上來,朕要好好思量。”

他要好好思量,年後會議,就代表這事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年,注定要有很多人不安了,而年後也將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