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廣收天下士子之心(第4/4頁)

只有那些仍舊死腦筋一定要考中進士才肯罷休的人,會錯過這一次機會。

唐樞抄錄的《明報》上面,信息量太大了。

他真的被龔用卿他們死皮賴臉地纏了一晚。

這些結伴的舉子,都是年輕的,最大的就是二十八的唐樞。

年輕人能熬。

而太陽升起之後,進入到後半段的國策會議今天還真討論到與科舉有關的一個議題。

“臣總理國務,今後三年是新法之關鍵三年,朝廷與地方都需要甚多能用事、肯建功之官。三年內如何使天下讀書人研習簡字、新學、新文體,是長久之策。當務之急,臣奏請陛下,議一議明年禮部會試是否也如廣東、山東鄉試一般,設正副榜。副榜亦賜同進士,可任七品,正榜可殿試。殿試一甲、二甲、三甲之分不變,然一甲可否取二十四人,以彰二十四參策之名望、鞭策其銳意進取?”

一甲,向來就是三人:狀元、榜眼、探花。

現在費宏經過了數日國策會議上的討論和表現,也越來越有一抒抱負的意氣。

雖然是奏請朱厚熜同意與否,但一甲為什麽要定成二十四人?

這是要提高國策會議的威望、提高參策的威望、提高臣子在大明這個國家中的重要性。

其余人不由得屏氣凝神看著皇帝。

如果皇帝同意了,將來傳出去,還是費宏這個第一任宰相為天下讀書人爭取到的更大的一個進身之階。

殿試一甲二十四人,以狀元、探花、榜眼為首,人人都可以將來躋身國策會議為目標。

而皇帝會願意國策會議上臣子的意見越來越重要、宰相和國務殿的影響越來越大嗎?

現在大明也確實需要更多官員,需要收攏過去幾年裏驚惶不定的士紳之心。宰相新設,皇帝會駁他這個提議嗎?

這算不算費宏挾勢邀望、鞏固相權?

朱厚熜很幹脆地點了點頭:“朕以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