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衡山悍匪(第3/4頁)

“如何平叛,駱指揮自然不會過問。”

“好!”

只是先嘗試招降,顧仕隆倒沒所謂。

而他這招降書裏,也什麽都不用承諾,只是申明大義,告知諸路大軍合圍之局,攜長沙大勝之勢勸他們不要負隅頑抗罷了。

半日之後,長沙城西,何全安與黃延中、司隆就坐上了一條船,沿湘水溯流而上,快速南下。

船上,黃延中和司隆這才知道另有差遣竟是要入虎穴。

“害怕?”何全安淡淡地問了一句。

黃延中與司隆不敢說怕。

現如今,錦衣衛中有了一眾太保之說,王佐這個錦衣衛北鎮撫使為首,排名第二的便是這何全安,連北鎮撫司管獄千戶劉鎮元也要屈居第三。

司隆更是在當年犯事被貶之後,由何全安一手調教,然後作為第一個外派的特勤百戶南下的。

“抵達衡山縣城還有數日,怎麽做,路上跟你們說清楚。”

此時,最先從長沙城敗逃的唐培宇也終於翻越衡山,抵達了衡山縣城西北。

兩批出城一共兩千余人,開始逃亡時便只有一千多人了。

到得此刻,反而又到了近兩千人的規模。

這是因為路上又劫掠了數個村鎮虜獲了一些丁壯、又收攏了四夥山賊的緣故。

看到這麽多人“兵臨城下”,衡山縣城的衡州衛守軍死活不開城門。

“唐將軍,大都督在衡陽城中,末將奉命堅守衡山城,城中糧草也無法支應將軍所率將卒,還請繼續南下,到衡陽城再與大都督共商合軍之事吧!”

衡山城中只有直系的一千守軍再加上募來的勇壯,這守城的衡州衛千戶哪裏敢放唐培宇進城?

萬一被吞了,唐培宇坐擁衡山城,豈不是能和蒲子通更好地談條件?

唐培宇氣不打一處來,本來就恨蒲子通背信棄義,現在他麾下逃亡二百余裏,在這衡山城卻不得補給。

可若是在這裏厚顏相求,也著實不像樣。

“將軍,那蒲子通自號大都督,如今我們前去衡陽城投奔,必會被打散,將軍也會被閑用。”唐培宇身後一個都沒盔甲的人湊了過來,“依末將之見,不如不入城。衡山南端衡陽城北有一岣嶁峰,離衡陽城不到二十裏,我們若在那裏鎮守,蒲子通必定坐立難安!”

唐培宇對衡州府不是很熟,如今既倚仗這熟知地利的一個匪首,也需要他手底下的悍勇匪賊來撐場面。

敗軍之將,實在為難。

何況這個嚴大牛腦瓜子也著實不錯。

被打散之後,這如今的近二千手下又需要重新整編。一路上嚴大牛老馬識途,著實幫了唐培宇不少,現在已成為他新的心腹之一。

“你們祝融洞一貫在山上討生活,本將軍如今大軍兩千,在山上如何過活?”

唐培宇知道他說得有道理,如果長沙衛兩千殘軍不入城,卻又一直停留於衡陽城外,蒲子通確實會投鼠忌器。等朝廷大軍來時,說不定還得防著一點長沙衛。

如今這樣做,一是讓蒲子通看長沙衛兵力仍不少、仍可用,一是要以這隱隱的威脅讓蒲子通給出態度來。

長沙衛不能被打散。大敵當前,就看蒲子通的格局了。

只是若在那岣嶁峰停留,糧草怎麽辦?

嚴大牛再度說道:“岣嶁峰下就是湘水和馳道啊,只要劫兩趟運往衡山城中的糧草,蒲子通就不得不好好來與將軍商談。”

唐培宇眼睛一亮:“確實如此?”

“絕無虛言!那湘水上和馳道上的商隊糧船,我們劫過不少!”

唐培宇開心了一些:“衡山上三洞九寨之名,本將軍在長沙府也聽說過。蒲子通一直剿匪不力,索要糧餉軍資卻多,如今你們要入義軍,沒投蒲子通卻投了本將軍,那是為何?”

嚴大牛恨恨說道:“蒲子通雖然也沒有認真剿的意思,但末將拜把子的兄弟確實死於其手,我豈能投他?”

叛軍和匪寇是一家,如今身份不同,唐培宇只覺得他格外親切。

“那你便先去劫一趟,隨軍所剩糧草已不多了!”

“末將領命!另外,岣嶁峰上是天虎寨所在,將軍放心,待末將帶兄弟先去平了,寨中屯糧必不會少!末將得手之後,清整山寨迎將軍入寨!”

“好!”唐培宇回頭望了望衡山之險,只覺得將來若是大事不成,有這近兩千人的班底,做個山大王也未嘗不可,“天虎寨若肯降,你就先降服。如今情勢,本將軍麾下兄弟越多越好!”

“是!”

嚴大牛說完就帶著他寨中原本的百余個弟兄,以及途中收服的另外一寨山賊共三百余人出發了。

唐培宇這才收起了笑容看著他的背影。

自然不能盡信。

入了衡山後村鎮稀少,也沒碰到朝廷官兵,沒能讓他們有納投名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