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有些人活著,但已經死了(第2/3頁)

“家仆都死了,”老魏的語氣有點古怪,“壽寧侯傷得……很重……”

郭勛直沖入莊子奔著一個大屋走過去,進了門就臉色一變,隨後大罵出口:“齊勇,你不是說還留了兄弟看著這邊嗎?動手的人去了哪?”

“卑職帶的小旗看到大軍圍過來,應該就到了的。”過來傳信給郭勛的錦衣衛百戶齊勇也臉色難看,“現在既然不在,卑職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魏把總,你留在這邊盯梢的兵怎麽說?”

“沒見到莊裏有人出去,現在看這情況,怪不得這兩日也看到炊煙。他們還以為壽寧侯躲在這裏暫時吃的幹糧,在等什麽接應的人,沒敢輕舉妄動。”

郭勛臉色鐵青地看著滿屋已被殺的家仆,足有三十多個,甚至還有兩個女人。

而被捆在裏屋床上的張鶴齡已經奄奄一息。最麻煩的是,他的襠下應該沒了,卻還施了些藥包紮得很好。

“入你娘!”郭勛在房間裏一瘸一拐地走來走去破口大罵,“誰幹的?!”

他張鶴齡可以吃些苦頭,但不能死!

郭勛現在是理解這一點的。

但比死更難的,是張鶴齡被折磨成了這個樣子。

張太後會不會以為是他幹的?

郭勛還並不清楚北京發生了什麽,他不知道細節,他只是奉命過來找到張鶴齡,勸他回去。

具體位置,是崔元派的錦衣衛來告訴他們的。

辛辛苦苦一晚上摸黑夜行的郭勛空虛又煩躁,這下還得擡著他回北京。

“把這些都擡出去燒了,再去附近縣城找個大夫找輛馬車來!”郭勛咬著牙,“齊勇,你先去找你的人。老魏,大軍來之前,讓騎兵子營的人都附近都找找,看看有沒有什麽蛛絲馬跡。”

“……侯爺,他們只知道殺敵,沒有捕快的本領。”

“總要找一找!”郭勛頭大地看著張鶴齡,“拿些水和幹糧來,他只怕已經餓了至少兩天。”

這下回京怎麽交差?

……

“將軍,這樣真能應付過去嗎?”

“這不是都妥妥當當的,楊制台派來的人和陳撫台都沒話說嗎?”

張掖城是甘肅鎮總兵駐地,鎮守太監和巡撫都禦使原本也都駐於此地,但現在鎮守太監和巡撫都禦使都死了。

事發之後,李隆聽說董文忠畏罪自盡的一開始確實是有點慌的,但隨後他心生一計,憑借暫時甘州老大的職權既從董文忠府上找出不少銀子,更以許銘和董文忠串通克扣餉銀私賣軍資等罪名又從甘州好些商戶、大戶家裏抄出了不少銀子。

這些銀子拿出一部分來,就是許銘和董文忠貪墨的實據。

等從陜西按察使調任過來當巡撫的,把足額餉銀都發了,兵卒嘩變自然平息。

副總兵李義又說道:“那傅斷事……”

李隆沉著臉,過了一會說道:“沒事!兵變既已平息,朝廷不會再多追究。”

李義說的是陜西行都司斷事司的副斷事傅輯,許銘死後,李隆脅迫暗示陜西行都司的各衙掌印、僉書一起上奏許銘克扣軍餉,只有傅輯一人不聽,後來就在回家路上被打得重傷臥床了。

兵變既然已經過去,李隆也沒想著再公然殺官。

夜路遇匪嘛。

更何況,李隆很有把握,今天等張永到了之後就會發現至少此刻的甘州離不開他李隆!

張掖城外,李隆眯了眯眼睛看向遠處的一篷塵土。

“來了!過去吧!”

從這城門外小店的桌子上站起來後,他戴上了頭盔走了出去。

不遠處,新任甘肅巡撫陳九疇默默地站在那。

見李隆來到,他也只是點了點頭。

李隆不以為意,畢竟前任巡撫剛剛在兵變中被打死焚屍,陳九疇對他很警惕。

好在陳九疇很懂得形勢,一來就乖乖地把餉銀足額發了下去。

這幾天裏,李隆囤的糧食倒是都賣得七七八八了。

這回雖然兵卒們激動之下打死了許銘搞了個大事情,但李隆覺得這樣來錢好像也更快了些。

想著這些,他看向遠處越來越近的馬隊,眼神有些凝重起來。

來的是當年八虎之一的張永。

李隆倒不在乎張永在邊鎮的一點名聲:平定安化王之亂和張永又有多大關系?他和楊一清到的時候,叛亂就已經被寧夏守將們平定了。

但是他們回去之後搬倒了劉瑾,這倒是會令李隆高看幾分。

至於七年前提督了一陣宣府大同延綏等鎮軍務,那還不是先帝要去親政?當時多少人圍著那邊轉?

李隆現在跑到城外來迎接,無非是因為這一虎如今居然還沒倒,還掌著禦馬監。另外也是因為,張永是為兵變而來。

能夠這麽長時間不倒台,應該是個非常圓滑、非常知道輕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