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廷和崔氏的反應(第3/4頁)

看著大兒子,那一個信心滿滿的回答,崔群差點沒有被生生地氣暈過去。

他知道自己這一個長子,真心是一根朽木,不管如何雕琢怕是也無法成材的那樣一種;不過幸運的是,他還有著次子,今年十三歲的崔充自小聰慧。

因此用現代位面的話來說,這是眼見著大號廢了,崔群又打算練一個小號了。

有了這麽一個打算後,崔群扭頭向著自己年紀雖小,但是跪坐在一旁卻是風度極佳的次子崔充,在嘴裏解說了起來:

“二郎,我們崔家能延綿千年,歷經本朝太宗、高宗、玄宗等多位陛下打壓,如今卻是更加繁盛。

根本之上,不是家中有著多少錢糧,養了多少的部曲。

而是靠著巨大的名望,讓昔日太宗皇帝打算對我崔氏下手,也只能是逐步地打壓,而不是直接抄家滅族。

所以別看當前私下議論我崔氏的,不過是一些百姓而已,卻已經是一場巨大的危機。

針對此事,你看如何處理才好?”

面對著崔群充滿了考問意味的問題,崔充不過是稍微地思索了一番之後,嘴裏就已經是有了答案。

但是這樣一個答案,卻是讓崔嚴這一個大哥,也是頭皮發麻了起來:

“阿爺,孩兒認為當前最為重要的事情,是立刻通知部曲停手,不僅不能殺了那些安西軍的殘余。

還要細心保護,以免被其他人殺了之後,敗壞了我崔家的名聲。

另外,即刻將大哥那一個小妾吳氏,當著周圍人家杖斃後,直接拖去城外亂葬崗埋掉;並且宣布讓大哥,禁足三月安心讀書。

甚至還要阿爺立刻進宮求見陛下請罪,就說一時不察才讓家中出現此等醜事,願意向著安西軍的諸位賠禮。

日後在拿出一些錢糧行些許善事,想來那些黔首就會忘記了此事。”

聲音才是落下,崔嚴就是開口嚷嚷起來:“阿爺,萬萬不可如此。”

“閉嘴。”崔嚴先是喝止了長子的反對,接著才是向看著自己次子點了點頭,表示了一番贊許。

可隨後在嘴裏,還是補充出了一句:

“不錯、但是不夠。

因為想要讓一個家族一直延綿下去,光有著優秀的名望和名聲不夠;還要讓人畏懼你,尤其是這些黔首。

所以這些安西軍人別想活著回到西域,他們最終會死在了長安人面前。”

說罷之後,不提若是有所思的次子,還有一臉沮喪的長子,崔群開始出門而去,打算去進宮求見陛下

至此,崔家針對本次事件的處理,算是就此的敲定了下來。

其實在歷史上,崔群的風評也算是不錯,當得起賢相的這麽一個說法。

但是在家族利益之前,他依然相當地自私,算是在當前這種大時代之下,人物的歷史局限性吧……

兩個小時左右後,在天色已經逐漸暗了下來的時候。

地點:長安城皇宮中,大明宮的紫宸殿裏。

雖然到了這一個時候,站在了高高的宮殿中向著長安城望去,城中大多處坊市這一個時候,早就是漫天的燈火。

但是年齡剛好是三十歲,這麽一個壯年的李純,也就是後世稱之為唐憲宗的當朝皇帝,不僅沒有去後宮,寵幸一下他的眾多美女。

甚至連晚飯,到了現在都沒吃了。

反而是獨自跪坐在一張禦案之前,默默地看著手上的一份典籍實錄,很是有些入神的模樣。

甚至看到了精彩之處,在巨大的激動中用力拍打著桌子,先是大聲的叫好起來,後來卻一副神傷的模樣。

之所以如此,那是李純是一個相當有報復皇帝。

平日中勤於政務之余,尤為喜歡看一些歷代的典籍實錄。

這不!此刻他看的東西,就是一份貞觀年間的典籍,看到了當時的太宗皇帝對內受到萬民敬仰,大唐國力富強無比。

對外,被異族齊齊稱頌為天可汗,四夷敬畏的記錄,心中頓時仰慕到了極點。

恨不得以這些先祖為榜樣,勵精圖治一番之後,立刻讓大唐恢復到貞觀、開元等盛世的場景。

可惜的是,一想到自己的父親德宗李誦。

不過是因為改革之事,侵犯了宦官集團的利益,就不得不在這些閹人的逼迫下退位。

然後自己登基之後,別看貴為當今聖上,但是很多事情不得不看俱文珍這一個閹人的臉色行事。

各地的節度使,有著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是自成王國,對於自己的皇命不屑一顧。

一時間,心中就是憋屈得厲害。

也是在此刻,耳邊響起了一句:“陛下,禮部侍郎崔群求見。”

“快傳~”嘴裏說出了這樣一句的同時,李純臉上的表情,頓時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如沐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