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廷和崔氏的反應(第2/4頁)

卻是驚訝地發現了在屋檐之下,早就被打掃得幹幹凈凈。

甚至還被墊上了厚厚的幹草,明顯是為了他們所提前準備的。

而在他們心中感動之下,就準備幫這些大唐年間的老鄉做一點什麽,比如說挑水、劈柴的這些。

一時間雙方之間互相幫助,很是有些魚水情的感覺。

另外,每日在他們必經之地的集市上,有好些聞訊趕來的小商販、江湖藝人,開始賣力地吆喝和表演起來。

頓時,就會有著老爺們的叫好聲,婦人們的叫罵聲,小孩子哭鬧和笑聲等種種混合在一起。

那家夥!場面搞得一個熱鬧無比,像是現代位面東北地區的老鄉們在趕大集一般。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一種讓李德裕都是目瞪口呆,很是有些始料不及的情況發展。

卻是讓胡彪他們一行人,緩緩向著長安城靠近的過程中,制造出來的動靜越發地大了起來。

民間相關的輿論,那也是越發對於他們有利了起來。

可讓胡彪他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隨著他們不斷的前進,如今眼見離著長安城,已經不到兩百裏的距離了。

整個跟隨著他們行動的隊伍,數量已經是達到了一千一二百人。

朝廷和崔氏等方面,依然是沒有半點反應。

又或者說,就算是有著一些反應,但是以他們當前的身份和消息來源渠道,也是沒有辦法得知。

倒是那李德裕,以自己對朝廷當前各勢力的了解,猜到了很多東西。

只是他一點都沒有,想要對著胡彪等人透露半點的意思。

最少以胡彪等人目前的表現,還沒有到一個可以讓他出手交好,算是提前投資一番的程度。

而胡彪等人怎麽辦?當然是繼續往前唄。

他們就不信了,等他們一大群人到了長安城下,那些人還能當成沒有看到。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根本不用抵達長安城下,有關於如何處理他們的事情,馬上就有一個結果了……

……

時間:大唐元和四年,二月十四日的申時兩刻。

也就是下午的三點半鐘,離著胡彪等人第一階段任務最後期限,已經只有五十幾個小時的時候。

地點:在長安城的108坊中,絕對算是王公貴族、朝廷重臣紮堆居住的高端社區,開化坊之中。

崔群,帶著一臉鐵青的臉色,很是有些氣勢洶洶走進了崔府後院之中。

再也沒有一點,昔日之間那一個大袖袍服之下,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的瀟灑淡定之態。

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府中原本做事就是謹小慎微的一眾下人們,立刻嚇得大氣也是不敢出上一口。

沒辦法!崔群、崔敦詩,在清河崔氏中雖然是一個小妾所生。

可是架不住此人能力極強,他自小博覽群書、展現出來過人的才能,二十歲參加科舉便是進士及第,被授秘書省校書郎。

如今雖然只有三十七歲,已經是拜翰林學士,遷禮部侍郎,算是朝廷一員重臣。

外界公認只要假以時日,而且不用太長的時間,崔群此人將又是一位清河崔氏出身的宰相。

因為對於崔家的人來說,這位小妾所生的主人,雖然不一定是下一任清河崔氏族長的不二人選,可也不是他們所能忤逆的所在。

清河崔氏規矩甚多,真要惹怒了這種主人。

若是被打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哪怕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麽今日被同僚邀請去‘太白樓’宴飲的崔群,為何這麽早就回來了,並且還是這麽一個怒氣沖沖的模樣。

有關於這樣一點,他們注定是無從得知了。

因為崔群回來之後,立刻就是讓人將自己的長子崔嚴,次子崔充兩人,一起喚到了自己的書房之中。

等到下人們全部退下,並且關上了房門。

三十七歲的崔群,在瞪了一眼已經快二十歲的大兒子後,嘴裏開口就是一句:

“孽子你說,那大唐安西軍之事為何隱瞞於我?甚至還以我崔氏的名義,讓朝廷其他官員幫忙,不向陛下稟告此事。

若不是今晚酒宴之上,無意中聽得了趙禦史說起,你又打算瞞我到什麽時候。

為了一個小妾,你又打算將我崔家的名聲,敗壞到了一種何種程度。”

在聽到了以上嚴厲的問責後,原本還是一臉輕松的崔嚴,立刻就緊張了起來;嘴裏在結結巴巴之間,努力地解釋了起來:

“孩兒以為不過是一些小事,便是準備自行處理就好;等到事情處理好了後,再向阿爺稟告,絕無隱瞞的想法。

阿爺也請放心,最多一兩日我就能處理清楚。

我已派出家中一批部曲扮成山賊,只要殺掉了這些安西軍的參軍,此事自然是很快就會平息,我清河崔氏的名聲也自然能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