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次別離(第2/3頁)

老太太問劉媽秋芳怎麽打算。劉媽道:“我也不知道,聽她爸的。”老太太問:“她爸什麽時候能調回淮南?”

秋芳抱了家麗一下。家麗上車,一路朝肥西開。

劉媽嘆道:“能當兵也不錯,不然就是下放,搞不好去得更遠。”

到肥西。住處還沒收拾好,第一晚先住生產倉庫,六個知青,三男三女,分別住在兩間房。為民剛住進去就嗷的一聲。

“那也不許去,”老太太火氣沒降下來,“我還指望你給我養老送終呢,別回頭走到我前頭!”

家麗和另外兩個女知青忙跑過去看。

“阿奶,你這個舊社會老思想說出去會有人把你抓起來,當兵是光榮的,軍代表的社會地位多麽高。”家麗解釋。劉媽幫著說對,軍代表現在可厲害了。

三個男知青都跳在床上,“老鼠,那麽大。”用手比劃,有熱水瓶那麽長。家麗問:“在哪?我屬貓的。”兩個女知青慌忙後退。

“當兵,”老太太倒勻了氣,“過去都什麽人當兵?兵痞兵痞,十個兵有九個痞,你去當什麽兵。”

為民指了指墻角。家麗一個人走過去。拿著個臉盆。見倉庫墻角有點響動,瞅準了,臉盆一丟,倒扣,跟著腳踩上去。竟然活捉。兩個女知青做崇拜狀。男知青們也豎起大拇指。

“當一名共和國女兵多光榮,而且不是一般人能當得上的呢。”

何家小院,老太太坐在院子裏,天已經黑了。

“你敢!”老太太反應激烈,連著咳嗽兩聲。劉媽連忙幫老太太拍拍背,說家麗,別氣著你奶奶。

美心從屋子裏走出,扶老太太起來,“媽,進屋吧,起風了。”

老太太插話道:“看到了吧,就這樣,這孩子就這樣,沒個正經。”家麗見奶奶有些不高興,這才故意撒嬌說:“我知道,你們是為我的未來擔心,不用擔心,我有打算,我想:報名參軍。”

老太太站起來,捂了捂心口,“你說這家麗突然一走,心裏頭還空落落的。”

家麗說:“打算?全面落實最新指示。”

美心笑道:“別想了,家裏這不還有三個呢,夠淘的。”

劉媽問家麗,“阿麗啊,馬上中學畢業了,有什麽打算啊?”

家藝打屋裏頭出來,“媽,老四搶我卡子。”

老太太咬斷線頭,對劉媽,“看看,幹大事的人,操著國家的心呢,我只要求她把這褲子少磨破幾個洞,也讓我這老太婆的省省眼睛。”

美心皺眉,“你是姐姐,怎麽還被她搶了。”家文懂事,出來說,老三,把我那個卡子拿去吧,我也不用。家藝已經開始讀書,開學二年級。家藝說:“你那個不好看,我的紅卡子是上學戴的。”

家麗說:“副總理都下命令了,要求淮河支流的缺口要立刻導堵。”

家藝從小就愛美。

老太太放下針,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衣服破了我就縫,我都六十歲的人了我擔心什麽。”

老太太嚴肅地,“自己的東西,要自己拿回來,學學你大姐,男孩都敢打。”

劉媽笑道:“這孩子,老太太是見多識廣。”

美心側目,“呦,媽,這人一走,那缺點就又都成優點了?真是遠香近臭。”受了老太太鼓勵,家藝只好自己去“搶”卡子,她走到家歡面前,伸手,“老四!給我。”

“支援防汛搶險啊,”家麗對老太太的後知後覺不滿,“阿奶,反正淮河決堤你都不在意。”

老四一伸手,在老三額頭上拍了一掌。沖擊力巨大。家藝一個沒站穩,摔在地上,手蹭破了皮,頓時哭了。

聽著很遙遠。老太太問:“他來幹嗎?”

家歡洋洋得意。二姐家文喝道:“老四!給她!”眼神淩厲,不怒自威。二姐比她大不少,她不敢不從,只好乖乖交卡子到家文手裏。“給。”家文遞給家藝。

家麗卻很興奮,這日,她上樓就對老太太和劉媽嚷嚷,“阿奶,劉媽,知道麽,東海艦隊吳淞水警區副司令員陳小龍率隊來淮南了。”

家藝不哭了,卻沒好氣,“誰要你管。”

院子都進水了。除了家具搬不走,家裏稍微能拿的東西都帶著去劉媽家二樓。美心率領家文、家藝、家歡還有老太太一下就占滿了。所以這回朱德啟和大老湯家都沒來。

老太太奇怪,對美心說:“這老三怎麽了,好賴不分啊。”

這年夏天,淮南普降大雨。鳳台縣淮河峽山口水位20.25米,田家庵水位則達到了23.82米。市革委會成立了防汛領導小組,緊急號召軍民投入防汛鬥爭。

美心道:“誰知道怎麽回事,這老三,就是個小姐的性子丫頭的命。”老太太不滿美心這麽說孫女,反唇道:“那你是什麽,丫頭她媽。”美心沒作答,進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