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夢裏吃雞(第2/2頁)

再次勸老太太出去。鍋屋裏一陣刀光劍影。

老太太轉憂為喜,“你先保證把飯菜做好,別著三不著兩的。”

家麗晃晃刀,笑嘻嘻地,“只碰到點皮。”

家歡跟老太太睡。她突然在床上翻了個身,念念有詞,“吃雞!我要吃雞!”

拗不過。老太太只好退出鍋屋。剛出門,家麗就哦呦一聲,老太太返回頭,關切道:“切到手了吧?!看你。”

雞沒吃夠。夢裏繼續吃。

家麗準備切菜,是顆土豆,有點不伏手。老太太伸著脖子,時刻準備“親傳”。家麗扭頭,“阿奶,您去歇著成不,您站在這我緊張,有點影響我發揮水平,您留著肚子,等著吃就行了。”

老太太和家麗都笑了。

“能,熱烈歡迎。”

翌日,家文在家看妹妹們。老太太親自上陣,陪家麗去買菜,洗菜,切菜,做菜,全程指導。家麗為了不再出醜,挽回面子,也把心虛下來,認真學習。第二天有進步。飯菜能下咽。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一個禮拜下來。煎炸烹炒,家麗已經基本掌握。最關鍵是,她掌握的還是淮上菜的精髓,鹹鮮濃辣,很受歡迎。飯桌上,眾人誇獎,家麗忍不住說了句大話,“現在就是給我頭牛我也能燒出來。”老太太忍不住敲打她的“學生”,“注意謙虛,你有牛,我們可沒那麽大的鍋。”家藝指著一盤炒茶幹問:“大姐,這是什麽菜呀?”家麗促狹,想了想,說是肉。家藝又夾了一塊,仔細嘗嘗。不得要領。家歡也忙著叨了一塊,囫圇個放在嘴裏。

“老太太就不能革命啦?”

“肉,肉好吃。”家歡不過三歲。

“呦呵,阿奶,你現在覺悟提高了啊,說話快趕上區委幹部了。”

老太太和家麗知道家歡夢裏吃雞的典故,對看一眼,不約而同笑了。

“取經?那是理論知識,實踐是另一碼事。”

飯後,家文幫助家麗收拾碗筷。院子外有人吹口哨。家麗聽到,立刻放下碗就要出門。老太太嘀咕,說又沒魂了,問是誰。家麗頭也不回,“哦,是秋芳,秋芳找我。”

“那天是大意失荊州,以後不會了,我跟秋芳取了經。”

當然不是張秋芳。秋芳已經被圈在家裏帶弟弟秋林。劉媽不許女兒去打打殺殺。“打出個疤瘌怎麽辦?”劉媽從美觀角度思考問題。“有疤瘌嫁不出去。”這句是從家庭角度。秋芳最不耐煩她這個,在她眼裏,她媽嫁人就已經嫁得失敗。爸爸常年不在家。劉媽雖然心態良好,但帶著兩個孩子,終究不免孤苦。

“牛皮小心別吹破了,會做?會做那天怎麽弄成那個樣子。”

“秋芳!”家麗在秋芳在窗外喊。

“阿奶,你歇著吧,我都能做,小菜一碟。”家麗信心滿滿。

秋芳拉開布簾子,“出不去了,我媽看著。”

老太太能走了。站在灶台旁邊,看著她。

“那行,我先去,我們支持派落下風了。”家麗接到線報很著急。緊趕慢趕到洞山礦務局大院門口。靜悄悄的。巨大的梧桐樹立在道路兩邊,樹葉落盡,枝丫朝天,睡著了一般。

家麗還是那句抱怨的話,“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老太太也同樣是那句老理:人是鐵,飯是鋼。還沒出寒假。這天一早,老太太會把相關票證和需要購置的東西給家麗交代好。家麗便帶著妹妹家文一起,去買東西,洗東西,做東西。家文做一切都有條不紊,可家麗不,一靠近廚房她就著急。

“他們人呢?”家麗進入礦務局大樓,問一位支持派的同志。是個男孩,手握扳手。“沒動靜,接到情報,炮轟派要在傍晚行動。”

老太太下的“軍令”,家麗不得不聽,這是可是一手帶大她的奶奶。何況,她打翻鐵鍋,砸傷奶奶,老太太的腳好幾天都不能沾地。她“代奶入廚”,理所當然。加之過年,兩派爭鬥也暫時消停,各派人士在家過冬過年,稍作喘息。

“注意觀察,我們的人馬上就來。”家麗說。

經“家委會”研究決定,整一周,何家做飯的活都交給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