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2.4億美刀,想讓我賤賣,不可能!(第2/3頁)

“羽嘉C500的機頭運用了3D打印和激光焊接,這些技術可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減少廢料和能源消耗,並配備了電子雷達系統,由一個主天線和一個備用天線、兩個雷達控制器組成。”

“我們內部將其命名為雷鳥,主天線一共由128個單元天線組成,備用天線則有96個單元天線,每個單元天線可以看作是一個傳感器。

單元天線由光纖連接到雷達控制器,可實現對周圍環境的高精度探測。”

雷鳥是山海經中的一種神獸,具有強大的雷電能力和敏銳的觀察力,象征著遠見和警戒。

陳河宇以此命名,剛好能突顯雷達系統的探測和監測功能。

演講台上的廖宏愷,按動控制器,畫面再次轉換。

視角來到飛機的機鼻位置,外殼印著醒目的“山海集團”標識,呈現破空的錐形。

“材料方面,我們摒棄了傳統單一的鋁合金結構,選擇碳纖維、樹脂和鈦鋁合金相結合的輕量化結構設計,具有高強度、高剛度、低密度的特點,可大幅減輕飛機自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航程。”

“對比同類型產品,羽嘉C500的機身重量降低了20%,燃油效率提高了25%以上。”

廖宏愷的目光看向啵音代表團的方位,嘴角勾起促狹的笑意。

心裏頓感解氣,放在以前,他萬萬不敢得罪台下的行業巨頭們,一旦這群人使點手段,尚峰的核心配件供應,就得面臨卡脖子的風險。

今天,他卻絲毫不怵!

發動機、電動機、吊艙、駕駛艙由山海飛機制造廠研發生產!

機電系統、航電系統由華北航空軍研所和未來科技提供!

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和內飾,分別由尚峰、遠宏航空鍛造公司、川蜀樂愛達電子、江南天鳥集團等十幾家企業負責生產。

就連駕駛艙的航電顯示屏,都使用了廬城京冬方工廠的航空觸摸顯示屏,能在-40℃至+85℃的溫度區間正常工作,遇上異常情況時,能夠立即顯示故障信息。

總結下來,羽嘉C500的國產化程度是100%,無需西方世界的發動機和關鍵部件,山海飛機制造廠依舊可以大規模量產商用客機。

底氣十足!

當然,前提要有充足的訂單量,形成規模效應,把單機成本打下來,將來在國際市場上才能具備競爭力。

否則光靠器件堆砌,不考慮成本,生產出來的大飛機,八成都會夭折,接著變得無人問津。

一台空客A350的報價是3.2億美刀,一架啵音747的售價是2.5-3億美刀。

從表明的性能數據看,羽嘉C500的報價若是高於3億美刀,將在航空市場裏徹底淪為陪襯;倘若低於2億美刀,或許才會有航空公司願意采購。

畢竟,啵音和空客占據了全球90%的市場份額,用幾十年的時間,積累了良好的商業口碑,樹立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山海飛機制造廠作為行業新人,第一關,就要先獲得航空服務業的認可才行!

試問一下,誰敢乘坐一架剛剛投入運行的民用大飛機?

上一世,尚峰集團推出的C919,哪怕在啵音、空客的空難事故越來越多的情況下,海內外的航空公司仍舊不會把C919列入采購首選。

同樣,乘客也是一樣的心理。

皆因國產大飛機的飛行裏程少,數據不夠全面,用戶信任度不夠。

陳河宇坐在第一排,聽到這裏時,不忘側身看向不遠處,兩大民營飛機制造商的代表臉上,並未露出驚慌之色。

很明顯,他們在等廖宏愷報價,沒有商業價值的商用客機,對他們毫無威脅力。

“注定要讓你們失望咯。”

陳河宇暗自嗤笑道,一副氣定神閑的姿態。

山海集團的現金流充足,早在去年第一季度,就同步成立了一家山海航空公司。

沒人采購?

自己消化!

大華區每年的民用客機需求量,大約在350-450架,孟老提前打過招呼,華國航空、東部航空和南部航空的CEO、采購部經理或者商務代表團,全都帶著采購任務,靜靜坐在台下。

“羽嘉C500的機翼采用了前緣可變角度和主翼縫翼設計,確保在起飛性能和巡航效率之間取得平衡,機尾部分則是由兩個翹起的尾翼構成,用於穩定飛機的方向控制。

它具有非常寬敞的客艙和高度可調的空氣凈化系統,可以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的旅行體驗。

大容量的貨艙系統也能存放各種類型的貨物,包括袋裝貨物、箱裝貨物、易碎品、危險品等……”

廖宏愷笑著補充道。

隨後,他繼續介紹起‘羽嘉C500’的測試和驗證流程,以期打消采購商的顧慮。

“第一、平衡性和控制性測試:在不同速度、高度和載荷下的穩定性和操縱性!”